嘎子哥直播間的酷派手機,連官方都說不清了
鳳凰網財經《公司研究院》
近日,網紅“反詐老陳”公開質疑“嘎子哥”謝孟偉直播間所售699元酷派手機是否爲正品,引發廣泛關注。
酷派官方雖最終迴應確認爲正品,但其迴應滯後、渠道混亂與價格差異等問題,仍令公衆質疑不斷。
風波背後,昔日的“中華酷聯”成員早已跌出主流陣營,手機業務持續萎縮,甚至轉而倚重加密貨幣謀求增長。
從市場第一到艱難求生,酷派能否在質疑與轉型中真正“重生”,仍是未知數。
01 嘎子哥賣手機遭“打假”,酷派官方緊急上架回應
8月21日,網紅“反詐老陳”發佈視頻質疑“嘎子哥”謝孟偉直播間銷售的699元酷派手機爲非官方正品。
反詐老陳喊話酷派官方:“你們到底有沒有這款產品?如果沒有,跟老百姓說一聲,別讓別人冒充官方來坑老百姓!”
(反詐老陳喊話酷派)
反詐老陳這一喊,將嘎子哥喊上了“風口浪尖”。
面對反詐老陳的質疑,謝孟偉在直播間作出了強硬迴應,聲稱自己帶貨的所有產品都是正品,並表示老陳是在“蹭流量”。
(嘎子直播迴應反詐老陳質疑)
(嘎子哥櫥窗此前所售賣的酷派手機)
事件發酵後,各方關注焦點集中在酷派官方的態度上。8月24日,酷派京東自營旗艦店客服明確表示:“沒有這款產品”。
多家媒體以消費者身份諮詢時,也得到了相同答覆。酷派官方客服則表示,已收到大量客戶諮詢此事,問題已向上反饋,領導表示將在8月25日作出正式迴應。
今日,酷派官方正式迴應此事,稱確認該產品爲酷派正品,目前正在各平臺審覈上架中。
不過,鳳凰網財經《公司研究院》再次諮詢酷派京東自營店客服,目前所售的酷派X60是否是嘎子哥帶貨所賣的那款,該客服依舊錶示不清楚,對於嘎子哥的699元售價比官方還要低100元,該客服還是表示不清楚。
(酷派京東官方旗艦店客服)
酷派抖音旗艦店客服一開始則表示799這款手機沒有找嘎子代言,在鳳凰網財經《公司研究院》進一步追問嘎子帶貨的699那款手機是否是酷派正品時,該客服表示“是的”。
(酷派抖音官方旗艦店客服)
不過,鳳凰網財經《公司研究院》發現,隨着酷派官方X60的發售,嘎子哥櫥窗所售賣699元的酷派X60已經不再顯示。
(嘎子哥抖音櫥窗頁面截圖)
此外,博主“小白開箱”在評測這款手機時對酷派X60提出質疑,該款手機幾乎照搬了蘭博基尼W2024的造型,包括相機模組的樣式、鏡頭的排列等等與蘭博基尼W2024極爲相似。
(博主小白開箱評測視頻截圖)
而此次事件中,最令人疑惑的是,爲何嘎子哥能在官方還未上架前就能提前售賣,價格比剛上市的新品還要低。此外,酷派方面雖然承認了嘎子哥所售賣的酷派手機是正品,但699元和799元有何不同?
對於種種問題,酷派方面至今未進行答覆。
02 手機業務萎縮,加密貨幣已成第二大收入來源
風波背後,酷派手機早已風光不再。
自2015年起,酷派集團的收入就急轉直下。
2015年,其營收爲 146.68億港元,相較於之前,同比下降了41.09%。
緊接着2016年和2017年,情況愈發糟糕。2016年營收跌至76.69億港元,2017年更是隻有33.78億港元,這兩年的同比降幅均超過了45%。
不僅如此,這兩年還接連虧損,2016年虧了43.79億港元,2017年虧損26.74億港元。
此後數年,酷派的經營狀況並未迎來實質性好轉。
除2019年短暫實現盈利外,其餘年份多處於虧損狀態,且營收下滑的趨勢始終未改。截至2022年,其營收已跌至 2.99 億港元。
2023 年,酷派的營收數據終於出現微弱回暖跡象,全年營收回升至 3.07 億港元,同比增長 2.73%,但盈利端依舊承壓,虧損 2.21 億港元。
2024 年,營收增長幅度顯著擴大,全年營業總收入達 4.99 億港元,同比激增 62.46%,其中移動電話及相關配件收入增至 2.75 億港元,實現同比增長。然而,盈利困境進一步加劇,歸虧損擴大至 2.52 億港元。
而對於 2024 年的收入增長,酷派集團在財報中解釋稱,主要得益於加密貨幣業務的擴張以及移動電話業務銷售的增加。但與此同時,公司的毛利卻有所下降。原因在於移動電話業務的若干產品在2024年處於清貨階段,並且低利潤硬件產品的存在,使得利潤不斷減少。
而截至2024年12月31日,酷派集團在加密貨幣業務方面已擁有有效算力 1504800TH/S,累積獲得約187.32BTC。此外,還通過公開市場交易投資於在美國上市且與加密資產行業相關的證券。
在營收構成中,加密貨幣業務的營收從2023年的865萬港元,佔比2.78%,增長到2024年的9700萬港元,營收佔比提升19.56%,成爲公司第二大營收來源。
然而,曾經作爲酷派核心業務的手機板塊,如今卻陷入了深深的泥沼。
自 2022 年年報起,酷派便未再披露其手機出貨量情況。但從種種跡象不難推斷,近些年其手機出貨量大幅下降,這直接導致了營收規模的不斷萎縮。
以2022年半年報爲例,當期其在中國大陸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僅19.56萬臺,中國大陸使用酷派手機的活躍用戶數也僅有21.9萬。
而在2022 年上半年,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達1.34 億臺,酷派在國內的市佔率僅有約 0.15%,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再看其移動電話及相關配件的收入,2019 年還有12.77億港元,到2023年已跌到了 1.81 億港元,雖在2024年增長達2.75 億港元,但與巔峰時期相比,依舊相差甚遠。
03兩度易主,曾是國內第一
一度,酷派和華爲、中興、聯想一起,被並稱爲 “中華酷聯”,成了國產手機市場的四大主流品牌。
2012年,酷派在國內的市場佔有率達到11%。2014年5月,酷派手機市佔率飆升至23.10%,躍居市場第一,將三星(18.80%)、蘋果(15.70%)甩在身後,迎來巔峰時刻。
彼時正值定製機時代,電信運營商在產業鏈中話語權極強,手機廠商依附運營商便能穩定盈利。
酷派也藉此發展,2004年港股上市時年收入僅2.46 億港元,2014年已增至249億港元,其創始人郭德英後來坦言,公司90%的銷售依賴運營商。
然而,巔峰過後危機驟現。
2014年年中,政策突變,上級要求電信運營商壓縮銷售成本與補貼,打亂了郭德英的規劃。
雪上加霜的是,4G時代將至,酷派爲衝擊600萬部年銷量提前大量囤貨,運營商補貼取消後,這些貨物滯銷,存貨堆積如山。
2014年上半年末,酷派存貨規模達49.98億港元,同比增88.95%,佔總資產超35%,經營壓力劇增。
爲緩解流動性危機,郭德英選擇“放手”,2015 6月將近18% 酷派股權賣給樂視移動,2016年6月又轉讓11% 股權,兩次共套現超30億元人民幣,持股比例降至9.23%,隨後離開公司,酷派進入賈躍亭時代。
初期樂視與酷派處於“蜜月期”,計劃聯手衝回國內手機第一陣營,但樂視債務危機很快全面爆發。
2017年底,遠走美國的賈躍亭辭去酷派集團董事長職務,2018年1月樂視清倉酷派股份,徹底退出。
接盤酷派的是偉暉投資,其實際控制人是90後陳家俊——深圳京基集團董事長陳華次子,擁有南加州大學金融碩士學位,此前任深圳京基百納商管公司總裁。
酷派集團董事長陳家俊
但陳家俊接手時,國內手機市場格局已變:三星、蘋果依舊強勢,華爲、小米、OPPO、vivo 站穩腳跟,市場進入 “存量競爭”,酷派突圍難度極大,面對的更是人員、產品、渠道皆需調整的“爛攤子”。
爲扭轉局面,陳家俊挖來宋九亞、胡行等小米前高管團隊;產品主打高性價比,從低端市場切入,推出千元機、百元機,滲透三四線城市及下沉市場;渠道改爲區域直供模式以提效。
2019到2021 年,酷派多次募資,陳家俊還高調喊出“3年重返第一梯隊”的口號,試圖助力這個老牌手機品牌“鹹魚翻身”。
目前,酷派集團市場、銷售及服務體系管理運營的主要負責人是陳志輝,其2005年加入酷派集團。在加入集團前,陳志輝曾在索尼愛立信移動通訊公司、北京普天太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寶潔(中國)有限公司等知名跨國企業任職,負責銷售與市場工作。
酷派集團市場、銷售及服務體系主要負責人陳志輝
不過,從如今的業績與市場表現來看,酷派的“復興之路”遠比想象中艱難。
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家老牌手機廠商的每一步選擇,都將決定它能否在時代的夾縫中,真正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重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