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國家就業市場最新困境 陷入「低進用、低裁員」循環

先進國家的企業正陷入「低進用、少裁員」的新循環。歐新社

諸多先進國家的企業面對貿易、租稅及人工智慧引發的高度不確定性,正陷入「低進用、少裁員」的新循環。

官方數據顯示,在止於7月的過去三個月,美國僱用量僅年增0.5%,其他G7國家則成長0.4%。但企業顯然仍維持既有的勞動力,並未裁員。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9月曾表示,現在「處於一種低僱用、低裁員的經濟」,美國經濟正處於重大變動期,企業想了解「全局將如何演變」。

凱投宏觀代理首席經濟學者麥克亞當表示,就業成長是「先進經濟體的主要弱項之一」。美國整個夏季就業成長几乎停頓,6月甚至不增反減。其他G7國家除了日本以外,就業成長已持續減緩數年,尤其是英國,過去一年就業人數減少約0.5%。

他說,勞動市場仍然「正常化」,而非「預示經濟將更廣泛地下滑」。許多先進國家都面臨各自的問題,包括英國的租稅壓力、法國的政治僵局、德國的結構性挑戰,以及美國關稅資源配置及製造業的影響。

人力資源業者指出,企業員工對人員異動高度緊張。英國Hays人力集團財務長希爾頓表示,主要市場劇降,使僱主相當謹慎進用新人,並降低加薪幅度;勞工也擔心如果改換工作,可能會失去疫後以來的「斜槓」工作安排。

靜態的勞動市場使首次投入職場的年輕人求職困難,但並無跡象顯示失業者普遍增加。歐洲失業率仍處於歷史低位,美、英、德等國僅小幅減少。

各國央行也不確定就業市場平靜是因爲需求疲軟,還是受人口老化、移動政策搖擺及生活格調改變等勞動供給變化的影響。Fed理事沃勒與鮑蔓(有投票權)認爲,證據顯示勞動市場正大幅弱化,主張降息;鮑蔓表示,「我擔憂勞動市場可能進入危險階段,而一次震撼事件可能導致驟然且嚴重的惡化」。

但今年有決策投票權的芝加哥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古斯比(鷹派)認爲,Fed而言,就業人數增量偏低對未必就是警訊,4.3%的失業率是反映川普的移民掃蕩、以及嬰兒潮世代退休浪潮,而非勞工需求減弱。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就業、勞工及社會事務主任史卡佩塔表示,換工作人數減少的一大原因是人口老化,「所有歐洲工作都在老化;高齡者的流動性低,且較不安,不願更換工作地點;如果他們有經驗,但缺少學歷,將很難在換工作時要求加薪」。

延伸閱讀

美關稅漲價潮開始顯現 消費品紛調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