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傳考慮設定稀土價格下限 鼓勵自產 抗衡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實施稀土出口管制後,歐美主要工業國家更加積極考慮自己生產。 路透

四位知情人士對路透表示,七大工業國(G7)和歐盟正在考慮藉由設定價格下限來促進稀土生產,同時對中國大陸的部分出口課徵關稅,以激勵投資。

消息來源指出,有關官員們有意以政府補貼來支持設定稀土價格下限,美國最近已推措施鼓勵國內生產。非G7成員的澳洲也在考慮設定價格下限,以支持包括稀土在內的關鍵礦產項目。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說,加拿大對價格下限的想法亦持積極態度,但尚未做出承諾。另一位身爲歐盟官員的知情人士透露,歐盟正在G7內部探討價格下限、聯合採購和互惠協議等各種想法,但尚未做出任何決定。

加拿大自然資源部沒有迴應路透的詢問。白宮沒有立即置評。

還有兩個消息來源表示,G7討論了針對中國出口的稀土和小宗金屬徵收碳稅或關稅的問題,稅率將基於生產過程中使用的不可再生能源佔比。

稀土是難以提煉的金屬元素,對手機、汽車和高科技武器等產品的製造非常重要。中國大陸是領先全球的稀土生產國,北京當局已在4月宣佈,對稀土材料和相關磁鐵實施出口管制。

歐洲汽車製造商因爲中國的稀土出口管制面臨停產危機,北京因而在5月同意加快對歐洲企業的出口許可審覈,7月表示改進了對歐盟的出口機制。不過,兩個月後,歐洲企業仍反映,出口許可的瓶頸不斷增加,可能會有造成新的損失或是停產的風險。

目前G7國家除日本之外,從稀土磁鐵到電池金屬等一系列材料,都嚴重依賴或完全依賴中國。

爲因應安全風險,G7領袖6月啓動了關鍵礦產行動計劃。本月稍早,技術團隊在芝加哥舉行了會議。

一位消息人士在談到芝加哥會議時表示,會議討論的核心是,是否要提高對關鍵材料外國投資的監管門檻,以避免企業前往中國。這位知情人士說,仍不確定是否要直接與北京對抗。澳洲也參加芝加哥技術會議。

他提到,「另一個選項是地域限制,但G7國家意見不一」。所謂的地域限制,可能包括本地含量規定,或在公共部門採購招標中,對來自中國等特定國家的供應設定採購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