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是盛載神話的載體。」Lady Gaga MV 背後的時裝設計師 Samuel Lewis 走進他怪誕癲狂到極致的暗魅世界
2025 Gen.T 時裝設計師 Samuel Lewis。 Photo: Chuan Zhou
當 Lady Gaga 再度踏上今年第 67 屆葛萊美獎頒獎典禮的紅毯上,全場倒抽一口氣。她身穿一襲由皮革夾克與絲緞長裙構成的暗黑高訂套裝,讓人聯想到〈Bad Romance〉發行時的怪誕癲狂到極致的暗魅美學,每一吋細節都在宣告,Mother is back。而這襲決定性的哥德式造型,正來自臺灣的澳籍設計師 Samuel Lewis 之手。
《Mayhem》專輯釋出後,Lady Gaga 在〈Abracadabra〉MV 裡宛如紅衣女巫再臨,身穿破碎綁帶馬甲與彷彿腐朽裙撐的病態禮服,招牌式「蟲蛀之裙」掀起話題;而在 Coachella 舞臺上,她更以一件外罩天鵝絨劇院布幕的鐵籠高訂揭開序幕,那是某種超現實、近乎史詩的登場。而這一切的背後,是來自臺灣的澳籍設計師 Samuel Lewis。
「Gaga 並不需要你去強調她是主角,因爲她本身就是一齣戲。」Samuel 如此形容這次與天后合作的經驗。「但我要給她的是一個可以盛載她神話感的載體。像是舞臺本身、或是某種『儀式性』的服裝。」
他的成熟與天賦讓人不敢相信他纔剛過 26 歲生日,「我想創造的是某種讓人屏息、不可複製的時刻。」
2025 Gen.T 時裝設計師 Samuel Lewis。 Photo: Chuan Zhou
母親的衣櫥
Samuel Lewis 畢業於義大利著名的 Polimoda 時尚學院,至今已經爲衆多的巨星打造服裝造型,從瑪丹娜、Chappell Roan 到 Julia Fox,都名列在他的客戶當中。Samuel Lewis 的前衛設計大多是從電影、戲劇、藝術以及歷史當中得到靈感,打造出充滿幻想的服飾。
在他的服裝裡,時常刻意誇大與強化女性身材的線條輪廓,像是在緊身衣之中加入了臉孔、破舊的材質等龐克元素。而在這位逐漸升起的設計師背後,也有一位偉大的女人。
2025 Gen.T 時裝設計師 Samuel Lewis。 Photo: Chuan Zhou
「在我學會畫畫之前,就已經開始對時尚着迷了。」Samuel Lewis 如此回憶。「我母親一直都很時髦,她的品味無形中塑造了我對服裝的感知。」從小他便偷翻母親的衣櫥、雜誌與收藏,那些來自紐約的小戰利品,成了他最早的時尚啓蒙。「她是我非正式的經紀人,也是我最相信的評論家。」他母親始終是幕後最堅定的推手,提供意見、參與設計過程、第一時間給出誠實回饋。
「我一直信任她的品味,她的直覺總是對的。」若沒有母親,還會走上設計師這條路嗎?Samuel 自己也不確定,但他知道母親一直有着一個時尚夢,而他也在冥冥之中延續這場未竟之夢。
進入 Samuel 的暗黑宇宙
Samuel 的風格,從一場全球的靜止中浮現。疫情期間,他回到澳洲老家,在無止盡的線上課程與自我對話中,慢慢梳理出那個曾被遺忘的自己。他重拾童年記憶裡的迷戀:老電影、歷史、美術課上的陰影筆觸,以及 Tim Burton 編織的哥德式宇宙。「我那時才意識到,原來我總愛穿黑色,喜歡看起來危險一點的樣子。」他的畢業系列作品,正是這段風格探索的起點:尖銳剪裁、晚禮服式的戲劇輪廓、帶點黑暗美學的張力,後來也逐漸發展成他與 Lady Gaga 等藝人合作的識別語言。
他也記得自己初次被時尚震懾的時刻。2006 至 2009 年,Karl Lagerfeld、John Galliano、Alexander McQueen 將伸展臺變成劇場,那種美得瘋狂的華麗景象,讓他第一次明白:原來時尚也可以如此有力、如此敘事。「我那時候真的被那股華麗和瘋狂吸住了。」對他而言,時尚是一種穿在身上的日常藝術,實用卻帶夢,是結構與幻想的臨界點。
2025 Gen.T 時裝設計師 Samuel Lewis。 Photo: Chuan Zhou
每一件都讓人屏息
Samuel Lewis 的設計常被辨識出來,是因爲誇張的裙撐、馬甲、皮革與歷史輪廓。靈感來自 Charles Frederick Worth 與 Charles James 等 19 世紀設計師,讓他從學校時期就癡迷於「如何讓衣服看似輕盈卻暗藏機關」。每件作品都像解謎。怎麼讓裙子立起、線條銳利、視覺震撼?「我想創造那種站上舞臺就會讓人屏息的服裝。」
他最自豪的一件作品,來自畢業系列:一件黑白相間、下襬極大的禮服,頭部配有展翅狀裝置。「我從沒想過做得出來,最後成果幾乎與原始草圖一模一樣。」那一刻,他明白了設計不只關於美,更關於野心與技術的實現。
創作從「系列命名」開始
Samuel Lewis 的創作流程總是從系列命名開始。一個來自書籍、電影或歷史的詞句,再往下延伸意象、風格與剪裁。他不排斥明確引用,反而鼓勵從經典中取樣再改造。「我們之所以喜歡某些時尚,是因爲它喚起某種熟悉的記憶,那些來自電影或童年的輪廓。」
「我常常在『我是天才』和『我好失敗』中間來回。」他笑說,這是每位設計師都懂的狀態。靈感一來時無比興奮,但只要拖得太久,便會陷入懷疑。有時還沒來得及做出來,網路上就出現相似造型。「這世界太快了,但我學會信任自己的直覺,也學會快速行動。」
義大利的結構訓練
如果沒有在義大利唸書,這些技術可能都不會發生。他回憶當年縫紉課上的老師,多半是經驗豐富的義大利職人,不僅技術紮實,甚至會在課後回家研究學生的提案。「她們願意回去翻書、找資料,只爲幫我解決一個輪廓的問題。」相比之下,他認爲在倫敦或柏林,可能不會得到同樣的結構性訓練,這讓他對服裝的立體語言特別敏銳。
2025 Gen.T 時裝設計師 Samuel Lewis。 Photo: Chuan Zhou
提到藝術家時,他說自己曾經對 Salvador Dalí 着迷。並不是因爲他的畫風或色彩,而是因爲他那種戲劇化的存在感:舉辦浮誇晚宴、穿豹紋大衣、在家裡放一屋子的標本天鵝。他欣賞那種把生活變成藝術的姿態,像是整個人活成了一場持續上演的風格宣言。
不過,比起當代藝術,他更容易被歷史肖像打動。喜歡那些在博物館裡穿着黑衣、表情憂鬱、構圖繁複的畫像。像是佛羅倫斯的 Stibbert Museum,收藏了許多沉靜而哀傷的肖像畫。畫面壓抑,色彩低沉,細節繁複。每一筆都像在說故事,也像在壓抑某種情緒。這種密度與節制感,遠比現代藝術更讓他着迷。
浮華世界裡傾聽自己
「專注在自己的聲音上。」 在訪談的最後,Samuel Lewis 這樣跟我們分享,他認爲年輕設計師最常遇到的困境,是想迎合評價、取悅老師、模仿潮流。但真正的趨勢從來不是跟隨而來,而是來自某人相信某件事、率先做出行動,然後別人纔跟上。
「你要夠早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別等其他人來定義你。」他強調,設計的本質不是表演,而是一種自我對話,是你如何在衆聲喧譁中,仍能清楚聽見自己的頻率。
※本文由《Tatler Taiwan》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