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海青薈釋2千職缺 吸臺教師、教練

第十三屆福州海青薈發佈兩千多個面向臺青的職缺。記者陳宥菘/攝影

第十三屆福州海青薈主場活動昨舉行,超過一千三百名臺青和嘉賓受邀,爲吸引臺青,福州發佈面向臺青的兩千多個職缺,和支持建設「海峽青年發展型城市」第二批十條措施,期待吸引臺灣棒、壘球教練與裁判、臺青教師、臺籍律師等赴陸就業,也鼓勵臺青到福州做直播。

海青薈是由福州年度對臺青年交流活動海峽青年節升格而來,「連心匯」即原來的海青節峰會,本屆以「傳承中華文化,賡續血脈親情」爲主題,階段活動包含第九屆兩岸大學生領袖營等二十五項,併發布兩千多個面向臺青的職缺。

昨海青薈主場活動「海峽青年連心匯」舉行,福州市委書記郭寧寧表示,今年邀請超過一千三百名臺灣青年和嘉賓參訪交流,其中,首次參加海青薈活動的新面孔超過八成,首次來到大陸的臺灣青年超過五成。

郭寧寧宣佈,福州致力於建設「海峽青年發展型城市」,在去年海青節發佈首批十條政策後,今年海青薈再推出第二批十條支措施,包括鼓勵支持臺青來榕(福州)創業、推出「海融榕」人工智慧服務平臺、福州市臺青創業扶搖計劃、支持臺灣青年人才申報衛生健康科研項目。

以及,支持臺灣棒、壘球教練與裁判,和鼓勵符合條件的臺青教師、臺灣居民青年律師來福州;還有,向臺青發放「海青新福卡」,享受公共交通和景區門票優惠,設立「兩岸婚姻家庭服務驛站」,鼓勵臺青創辦直播相關企業等。

大陸國臺辦副主任趙世通是上任後首次出席出席海青薈。他說,兩岸青年要把握歷史大勢,共創中華民族美好未來,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大陸都會堅定走好自己的路,辦好自己的事。

國民黨中常委、青工總會總會長鄭任宗作爲臺方出席代表說,在未來的大好形勢下,兩岸青年更應該加強交流以及合作,可以不只在經濟上、文化上等各領域攜手共進,共同推動兩岸繁榮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