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過多抗憂鬱藥物恐成「漸凍人」? 瑞典研究引發關注
研究指出,若一生中曾兩度被開立服用這類處方箋藥物,運動神經元發病機率恐上升至34%。示意圖/ingimage
最新一項大規模瑞典研究顯示,常見的精神科用藥,如抗憂鬱劑、抗焦慮藥、安眠藥與鎮靜劑,可能與運動神經元疾病(MND)風險上升有關。研究指出,若一生中曾兩度被開立服用這類處方箋藥物,發病機率恐上升至34%。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運動神經元疾病是一種進行性神經退化疾病,最常見的形式爲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患者會逐漸喪失語言、進食與行動能力,目前尚無治癒方式。該研究刊登於「JAMA開放網絡」(JAMA Open Network),由多所北歐研究機構共同執行。
研究團隊分析2015至2023年間1,057名瑞典ALS患者的處方紀錄,平均年齡爲67歲,並與健康對照組進行比對。結果發現:「曾使用抗焦慮藥者,MND風險上升34%」、「曾使用抗憂鬱劑者,風險上升26%」、「使用安眠藥與鎮靜劑者,風險上升21%」。
其中,於診斷前使用抗憂鬱劑者,還可能加快病程惡化速度。
不過,專家對此結果表達審慎態度。倫敦國王學院遺傳學教授阿查拉比(Ammar Al-Chalabi)指出:「關聯不代表因果。可能不是藥物導致ALS,而是本身精神疾病與遺傳風險有關。」他補充,部分精神疾病與ALS共享基因變異,服藥者本身可能已具較高遺傳風險。
MND協會首席科學家狄奇(Brian Dickie)也表示,瑞典人口中攜帶ALS高風險基因「C9orf72重複擴增」的比例偏高,這可能造成研究樣本中患者病程較快、精神用藥比例也較高,影響結果解釋。
儘管目前尚無定論,該研究主要作者、瑞典醫師楚皮利亞迪斯(Charilaos Chourpiliadis)認爲,若能及早辨識年輕精神病患中的潛在ALS個案,有助加速診斷與介入時機。
目前英國約有860萬人使用抗憂鬱劑,MND則影響全英約5,000人,包括已故知名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也曾罹患ALS。隨着此類研究持續進行,專家呼籲對精神用藥與神經退化疾病間的可能關聯,應進一步深入探討並審慎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