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耀科技搶人潮:6位教師教1名學生,清北尖子生恐被一搶而空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曾幾何時,清華北大是無數高考尖子生的唯一目標。
但今年,河南一所重點高中的招生諮詢會上,清華北大的展臺前卻有些冷清,而旁邊的福耀科技大學,卻被圍得水泄不通。
並且,有一位考出643分的高分考生,放棄了清華可能面臨的專業調劑。
轉而選擇了福耀科技大學,成爲福耀科技大學的首位學生。
隨着高校招生的進展加速,福耀科技大學的招生人數也將越來越多,從而給清華北大帶來一定壓力。
那麼,這所由企業創辦的學校到底有什麼魅力,能讓衆多考生前來就讀?
對於考生來說,高的成績意味着有更好的選擇,清華北大國內知名度最強高校,選擇這兩所高校是不會錯的。
可總有一些人反其道而行之,那位考出643分的女高材生,完全可以進入清北學習,但是她卻選擇了所有人都沒有走過的道路,放棄清華選擇到福耀科技大學讀書。
這種選擇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風險性,萬一選錯了,那麼就等於葬送自己的未來,可即便如此她選擇了“搏一把”,把未來押給了福耀。
這並非孤例,在福耀科大的線上諮詢羣裡,擠滿了類似的高分考生,其中不乏全省排名前5000的尖子生。
這一幕,像極了二十年前,香港高校初入內地,用高額獎學金和全新視野砸開高考生認知天花板的時刻。
一所新的學校要想招人,首先需要優惠的政策,這種政策一定要足夠吸引人,福耀科大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們的校長王樹國。
王樹國本人曾在哈工大、西安交通大學任職,他本人的演講水平非常高,被無數人稱爲“網紅校長”。
此前,王樹國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福耀科技大學的招生人數爲50人,6個老師教1個學生,這種模式,放眼全國都極爲罕見。
再加上福耀科大的各種獎學金、助學金等優惠政策,自然吸引了很多人蔘觀。
傳統高校的邏輯是“你考多少分,就配上什麼”,而福耀科大給人的感覺是想盡辦法的討好學生。
不過這種行爲也能理解,畢竟是一所新學校,需要大量時間才能獲得學生和家長們的認可。
同時福耀科大還一直強調學生的創新潛質、科研的原始衝動和綜合素質,這種對個體價值的尊重,正成爲它們從清北虎口奪食的“殺手鐗”。
福耀科技大學,是“玻璃大王”曹德旺個人斥資百億,用真金白銀堆出來的夢想,它的定位清晰得令人咋舌:“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國際化”。
今年是福耀科大首次招生,全國僅招50人,走的不是尋常路,是精英路線的VIP通道。
據公開數據,福耀科大首年預算高達8億元,按50名學生算,生均經費是恐怖的1600萬元,這個數字,是清華的近24倍,北大的約30倍。
校長王樹國在宣講會上那句“我們的實驗室設備,要和麻省理工保持同步更新”,此話一出妥妥的人民幣的味道。
同時這也讓人感到疑惑,那就是福耀科大花費如此多的錢用在學生身上,真的能夠帶來好的效果嗎?
對於這個問題誰也說不清楚,福耀主打的“智能製造工程”,直接把機械、材料、數學、物理、計算機等學科擰成一股繩,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培養市場急需的、能解決複雜問題的複合型人才。
既然願意花這麼多錢投在學生身上,自然會有學生願意到福耀任職。
所以,今年的福耀科技大學,定會成爲清華北大有力競爭者,不過面對福耀科技大學的“搶生現象”,清華北大並不擔心。
不管福耀科大用多少教育資源和金錢培養學生,都難以撼動清北地位。
清華的姚班、智班,依然是神壇上的存在,是無數天才少年心中的白月光,清北那超過50%的保研率,和深不見底的學術人脈,也不是新學校砸錢就能在短期內複製的。
對於清華招生的老師來說,他們面臨最大的難題並非福耀科大,而是北京大學,畢竟這兩所學校代表着我國目前最高學府。
清華北大的名氣不僅在國內有名,在國外同樣十分有名,反觀福耀科大,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福耀玻璃公司創辦的學校,這和清北是沒法相比的。
因此就算福耀科大的招生力度在大,喜歡清華的人依舊會選擇清華,這一點目前很難改變。
今年除了福耀招生外,西湖大學也開始招收本科生,這兩所大學有很多相似之處,他們的校長名氣都很大,一位是王樹國、另一位是施一公。
這些新大學爲了招生做了很多準備,西湖大學用超過90%的獎學金覆蓋率,福耀科大用“全額獎學金”,努力確保卓越的教育機會,不會成爲富人的專利。
在這場看似激烈的 “搶人大戰” 背後,實則是中國高等教育格局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福耀科技大學、西湖大學等新興高校的崛起,打破了傳統高校長期以來的固有生態。
這場競爭的受益者,最終是廣大學生和整個社會,對於學生而言,新老高校的多元選擇,讓他們能夠根據自身興趣、特長和職業規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發展平臺。
在福耀科技大學,學生可以憑藉高額獎學金和優質資源,心無旁騖地投入到創新實踐中,在清華北大,學生則能浸潤在濃厚的學術氛圍中,接受最頂尖的學術訓練,所以學生在選擇學校時,一定要根據自身需求去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