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婿離世後首發聲 翁帆:有楊振寧多年陪伴 我何其有幸

楊振寧遺孀翁帆(左)19日發表悼念短文表示,「有他多年的陪伴,我何其有幸!」圖爲2018年5月10日,楊振寧與翁帆的新書「晨曦集」在北京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發表時,楊振寧深情地望着翁帆。(中新社)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18日在北京病逝,遺孀翁帆在夫婿離世後首度發聲,稱「楊先生離開的時候一定很欣慰」、「他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翁帆還翻譯了一首楊振寧在近90歲時寫的一首詩,詩文後她寫道「有他多年的陪伴,我何其有幸」。

與楊振寧相識半世紀的清華大學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19日表示,希望能在國際基礎科學大會設立一個以楊振寧命名的獎項,紀念這位偉大的學者。

據今晚報報導,楊振寧的「關門弟子」、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教授翟薈19日透露老師離世前的樣子,他說:「我們是上午10點趕到醫院的,整個的過程到楊先生去世是非常平靜安詳的,陽光從窗子裡照進來楊先生是非常從容地(離開)」。

楊振寧遺孀翁帆19日在光明日報四版發表一篇題爲「他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的悼念短文。翁帆在文章中表示,「楊先生離開的時候一定很欣慰。他的一生,爲民族的復興,國家的強盛,人類的進步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翁帆在文中指出,楊振寧在快滿90歲時曾寫下一首詩,她將其翻譯成中文:

「On Reaching Age Ninety

九十抒懷

Mine has been

我的一生是

A promising life,fully fulfilled,

沐光而行的一生,如斯如願;

A dedicated life,with purpose and principle,

理想奉獻的一生,不屈不折;

A happy life,with no remorse or resentment,

幸福圓滿的一生,無怨無悔。

And a long life……

福壽綿長……

Traversed in deep gratitude.

深深地感恩」。

翁帆接着寫道:「是的,他的一生,是有理想,有奮鬥,有責任,有擔當,有幸福,有感恩的一生。有他多年的陪伴,我何其有幸!」、「「就如『小王子』所講的,我相信,每當夜晚我們仰望星空時,楊先生會在其中的一顆星星上面,對着我們微笑。我們永遠可以從他哪裡找到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力量」。

另據澎湃新聞,丘成桐爲悼念楊振寧,寫下「慕雙雄攜手,破宇稱守恆,啓我後學二三輩。繼外爾規範,始強力物理,叱吒科壇60年」。丘成桐並表示,「陳省身先生、楊振寧先生以及丁肇中先生,都是世界科學舞臺上青史留名的中國學者。我希望未來能夠在國際基礎科學大會上,設立一個以楊先生命名的獎項,來紀念這位偉大的學者」。

丘成桐是數學家、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與楊振寧曾因科學理念不同而有過公開爭論,也有着長期深厚的學術友誼與相互敬重。國際基礎科學大會是科學技術部等主辦的國際基礎科學領域的頂級學術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