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致死率排名第四,夏天拉肚子真能“要命”!

高溫的夏天,什麼狀態最舒服?那必須是吹着空調吃西瓜,刷着手機躺沙發……

三伏天快到了,悶熱天氣來襲,家裡的冰箱是不是裝滿了各式各樣的冰鎮飲品,輪番上陣消暑氣,人是爽過了,腸胃可遭大罪了。

痛快過後可能是一趟趟地跑廁所,這時候你可要小心了,腹瀉能要命,絕不是危言聳聽!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顯示,腹瀉致死率僅次於腫瘤、心腦血管病、糖尿病,高居各種疾病死亡率的第四位。

腹瀉是指排便習慣和糞便性狀發生變化,具體如下:

夏季氣溫高,各種看不見的微生物也活躍起來,食物更容易變質,因吃隔夜菜、外出就餐等引發的腹瀉也變多了。

輕微腹瀉通常可以自愈,不少人對此不夠重視,認爲只是拉肚子而已。事實上,隨着腹瀉次數增多,大量水分與電解質隨糞便排出,水分丟失過多會導致脫水、電解質紊亂、腎功能不全、休克等,嚴重者可致死。

慢性病人羣

對於慢性病人羣,比如有冠心病的中老年人來說,發熱、腹瀉、嘔吐、食慾缺乏、大量出汗後的電解質紊亂往往可以誘發嚴重的惡性心血管事件。

嬰幼兒、兒童

《兒童急性感染性腹瀉病診療規範(2020年版)》指出,腹瀉仍是我國兒童的常見病以及5歲以下兒童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嬰幼兒、兒童夏季多爲感染性或消化不良性腹瀉,一旦發生腹瀉會很快出現脫水,尤其是伴隨嘔吐時,嚴重脫水可引發休克,有生命危險。

孕婦

孕婦頻繁、劇烈腹瀉可造成胃腸蠕動加速,時間長了可刺激子宮收縮,導致流產或早產。一旦孕婦腹瀉超過24小時,一定要儘快就診。

及時補水

腹瀉時一定要進食、喝水,並且要補充高營養物質,水中也可以適當添加一些電解質,可以口服補液鹽或者加鹽加糖的溫水。

清淡飲食

避免油膩性、生、冷、硬、刺激性食物,食物儘量切細小,有助於消化。

對症用藥

如是細菌感染應用對症的抗生素、真菌感染應用對症的抗真菌藥物、重金屬中毒及時導瀉去除毒素等。

儘早就醫

如果多次腹瀉不止,伴有腹痛、發熱、嘔吐症狀,出現黏液血便,嚴重水樣瀉,伴有口渴、少尿、皮膚乾燥起皺,雙眼下陷等脫水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避免悲劇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