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乳癌術後淋巴水腫 豐原醫院癌症復健中心療程助康復
衛福部豐原醫院設有「癌症復健中心」,提供個別化訓練課程,治療師會依據每位病友的身體狀。圖/豐原醫院提供
一名婦人乳癌術後淋巴水腫等問題,連自己穿衣服都困難,衛福部豐原醫院癌症復健中心安排個別化療程,包括關節活動訓練和淋巴引流等內容,改善她乳癌術後10多年來的手臂腫脹痠痛、關節活動受限及無力感症狀,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豐原醫院表示,乳癌爲臺灣女性發生率高的癌症,術後後遺症常困擾患者,例如淋巴水腫、手臂腫脹、肩膀卡卡,連梳頭髮、穿衣服、炒菜都成挑戰。
衛福部豐原醫院日前成功幫助一位67歲婦人,她10多年前因胸部疼痛就醫檢查發現早期乳癌,手術成功切除腫瘤後,出現手部腫脹等不適症狀,經復健科團隊詳細評估後,爲她量身打造一套個別化復健計劃,結合關節活動訓練、肌力強化、淋巴引流、電刺激與心肺耐力訓練,改善乳癌術後10多年來的手臂腫脹痠痛、關節活動受限及無力感症狀。
豐原醫院復健科治療師許家禎表示,乳癌術後復健應依循國際臨牀指引進行,如個案做關節活動訓練,肌力強化訓練,淋巴引流與壓力衣穿戴,減少水腫不適;電刺激止痛,透過溫和電流,舒緩深層肌肉疼痛與緊繃,改善神經不適;心肺耐力訓練,增加體力和走路耐力,患者經數月密集復健治療,不適度明顯改善,握力恢復,原本腫脹的上肢也消腫。
許家禎治療師建議,癌症復健患者復健頻率一週3到5天,一天1小時,鼓勵患者於手術前就啓動復健,先將肌耐力提升,術後接續配合治療師爲個案的規劃,於手術中、後各階段不同療法,協助病友贏在起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