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長久經營的秘訣!先懂「彼此是不同個體」觀念才能喚醒幸福
文/和田秀樹 圖/大是文化、達志示意圖
朝夕相處兩不厭?那是偶像劇戲碼
第二人生的開始,是重新整理人際關係的好時機。這時,我們可以斷舍離那些出於義務而維持的交往,將時間花在讓自己感到快樂、有共鳴的人身上,人生將會更加充實、有意義。
夫妻關係也一樣,需要重新檢視。即使到了退休年紀,終於可以做回真正的自己、過自己想過的生活,現實中卻常常不如預期。像是想來一場拉麪巡禮,卻可能被另一半(有時甚至是孩子)阻止:「對身體不好。」
原本打算留作老本的存款,想拿來享樂一下,第一個跳出來說不行的,多半也是身邊的另一半。
當然,有時對方是出於關心而提出建議,我們也應該學會傾聽。但如果因此壓抑自我、事事退讓,忍耐過完下半輩子,那未必是對自己真正負責的選擇。
退休後的夫妻生活,還有一點必須注意——過去因爲忙碌或育兒被忽略的話不投機或個性不合,現在可能會一點一滴的浮上臺面。
如果不是一起工作的夫妻,退休前彼此相處時間其實很有限,就算有互動,也多半是圍繞在孩子或家庭瑣事,真正的兩個人關係,反而從退休後纔開始。
然而,當老公離開職場、子女也各自獨立,兩人真正進入只剩彼此的狀態,纔會發現:原來我們並不那麼談得來、合得來。
例如好不容易安排了久違的法式晚餐約會,卻話不投機,全程冷場;或者一起去旅行,也覺得拘謹壓抑、毫無輕鬆感。出現這種情況,往往與年輕選擇另一半時的心態有關。
很多人在年輕選擇結婚對象時,是以「經過包裝的自己」在做選擇。例如男性會挑選看起來很會持家的女性,甚至出於現實考量:和這個人結婚,有助於自己升遷或發展。
至於女性,早期流行「三高」(高學歷、高身高、高收入)這種結婚理想型,後來又流行「三低」(低姿態、低依賴、低風險),也有不少人因此受這些條件框架給綁住,錯過真正適合自己的人。更別說那些因爲父母壓力、社會期待而倉促結婚的人。
能夠以「這輩子非他不可!」的熱情步入婚姻,並把這份熱情維持到老年的夫妻,其實少之又少。即使是夫妻,本質上也仍是兩個獨立個體,不可能事事都能互相理解、完全契合。
如果覺得每天朝夕相處太累,不妨在白天各自規畫活動、保有適當距離,並事先訂好生活上的互不干涉規則,彼此都能更自在。
當夫妻還有共同任務(像是養育孩子)時,容易產生「我們是一體的」錯覺;但當這些任務結束後,能否彼此承認「我們本來就是兩個不同的人」,纔是真正幸福的關鍵。
偷懶不是什麼可恥的事
許多夫妻打拚了大半輩子,好不容易從工作崗位退休,或卸下養兒育女的重擔。照理來說,正應該是輕鬆自在的時候,卻常常因爲生活中的雞毛蒜皮,或者干涉彼此的行動自由而吵得不可開交。試想人生苦短,難道不能各退一步換來日常生活的海闊天空?既然已經卸下重擔,何不隨心所欲的享受接下來的人生呢。
當夫妻雙方都能將隨心所欲當成一種共識,自然懂得尊重對方,而非事事幹涉或抱怨。更何況對大腦來說,愉悅與躍躍欲試的心情是最好的興奮劑,有助於維持腦部功能或預防失智提早來臨。
同時,很重要的是,不要勉強自己做討厭的事。忍耐和強迫,會成爲身心的負擔。當想休息、不想做時,勇敢告訴對方,適度偷懶沒關係。當對方這樣說時,也請不要生氣,而是理解接受。
之前提過,夫妻間要把彼此想要的生活方式提出來,並形成規則。但規則並非義務,即使偶爾沒遵守,也不要因此責怪對方。
除此之外,控制飲食也要適可而止。中年後,人們常把鹽分、糖分、脂肪視爲三大敵人,認爲應該嚴格控制。的確,攝取過多可能導致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並加速動脈硬化,增加中風、心肌梗塞的風險,中年之前適度控制有其必要。不過,到了七、八十歲的高齡階段,就該停止對自己或對方說「要少吃一點」。因爲臟器功能隨年齡下降,缺乏這些營養反而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負面影響。而「想吃」的慾望,也可能是身體告訴你某種營養不足的訊號。
推活,值得妳瘋狂!
人們常說:「世上沒有醜女人,只有懶女人。」當一個人不再在意外表時,往往是身心慢慢鬆弛、悄悄老去的起點。對許多女性而言,進入人生下半場後,穿搭與化妝不只是外在的裝飾,更是一種自我照顧的表現。外表看起來有精神、年輕,不僅能帶來內在的自信,也會讓身體感受到活力與健康。
當然,給自己找一些打扮出場的機會也很重要。畫上喜歡的妝容,穿上最喜歡的衣服,再搭配用心挑選的小物與飾品,光是這樣的準備過程,就能讓心情興奮雀躍,身心都充滿青春能量。
在各種值得精心打扮出門的場合中,最推薦「推活(推し活,Oshikatsu)」,即支持與應援自己喜愛的偶像、演員,甚至是虛擬角色等活動。
根據調查顯示,在50歲以上的女性中,將近半數都有參與推活的經驗。每年在「推し」(Oshi)身上花費的平均金額,甚至超過10萬日圓,可見投入程度之高。如果妳也找到那個讓妳心動、甘願投入時間與心力支持的推し,那麼,何不精心打扮一番,穿上連老公看了都忍不住驚豔的造型,自信滿滿的走出家門呢?
當然,建議可以善用你們夫妻事先約定好的自由預算,讓這份快樂來得更沒有壓力,也更自在輕盈。
【推薦書籍】
書名:《明明沒病,一看到老公就不舒服》
作者:和田秀樹
簡介:日本精神科醫師、暢銷書作家。
出版社:大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