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洗腎比例低 高雄長庚打造「植管門診化」病人不需住院

高雄長庚醫療團隊示範「腹膜透析腎科經皮植管」手術方式,可讓植管門診化,病友不需要住院。記者劉學聖/攝影

臺灣洗腎人口破9萬人,以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爲主,但居家腹膜透析的病友比例不到一成,高雄長庚醫院今分享「腹膜透析腎科經皮植管」術式,病人可免去住院與等待之苦,門診植入導管就能返家進行透析治療。高市衛生局長黃志中說,腹膜透析讓病友在家可完成治療,兼顧生活品質與健康管理;高雄每次颱風都需要撤離山區血液透析病友,若在家就能治療,大幅提升醫療韌性。

54歲黃先生罹患糖尿病超過20年,腎功能敗壞,水腫體重增加20公斤面臨洗腎,但想到每週有3天要躺在醫院,騎單車、拍飛機及聽音樂會等嗜好全都受影響,他內心徬徨不安,直至半年前在醫院接受「腹膜透析腎科經皮植管」,半小時完成透析導管植入,現在每天在家睡覺就能洗腎,影響降至最低。

黃先生是高雄長庚醫院82例手術的其中一人,今天受邀出席記者會現身說法。高雄長庚醫院腎臟科主任李文欽指出,全臺9成洗腎病友仰賴院內洗腎,傳統外科植管需要開刀、全身麻醉、住院5至7天,腎科經皮植管只需要在透析室或小型手術室接受經皮微創,局部麻醉、免住院,傷口小且恢復快。

李文欽說,血液透析每週要固定2或3天去醫療院所洗腎,生活只有洗腎這件事,腹膜透析每月回診一次,讓洗腎只是生活中多一件事情;若擔心山區道路中斷,可提早配送藥水至病患家中,成本效益高,不影響白天工作及日常活動。

衛生局長黃志中表示,健保編列逾4億元鼓勵腹膜透析,六龜衛生所過去已提供血液透析治療服務,感謝長庚醫療團隊協助,近日也開辦腹膜透析服務,成爲全臺少數在偏鄉開辦此療法的衛生所;高雄山區每次颱風都需要提早撤離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腎友,若能在家就完成治療,可大大提高醫療韌性的準備度。

高雄長庚打造免住院腎科經皮植管新模式,左起爲醫師鄭本忠、主任李文欽、衛生局長黃志中、鳳山醫院院長李建德、中華民國腹膜透析病友協會吳鴻來、腎友黃先生。記者劉學聖/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