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留上億遺產全給次子!公務員長子竟沒份 真相讓人心疼
要避免遺產糾紛,事先規劃很重要。(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經過公證的遺囑雖然能確保財產按照立遺人的意志分配,但若缺乏事前溝通,也可能成爲家庭矛盾的導火線。日本東京一位82歲的資產家齊藤信一(化名)便是例子,他名下擁有大樓、收益不動產及金融資產等,總額近6億日圓(約新臺幣1.2億元),然而,他卻將所有財產透過公正證書遺言全部留給54歲的次子洋介,並明確寫下「長男不分得任何遺產」,最終導致家族關係破裂。
58歲的長男昭一,是一名即將退休的公務員,自大學畢業以來一直在地方任職,生活穩定,他自認一直努力踏實,但在得知自己完全無法繼承父親財產後,心中難以平靜。相比之下,次子洋介經營餐飲業,長期住在父親身邊,經常陪同就醫並協助管理不動產,因此獲得全部遺產。
法律上,父親的遺囑具有完全效力,但日本法律也保障子女「特留分」,即最低限度的繼承權,長子因此提起訴訟,經數月調解,最終由次子以金錢方式補償其特留分,案件才告一段落,但兄弟關係卻徹底斷裂。
齊藤家親屬透露,父親將財產留給次子,是出於實務考量,雖然長子老實,但鮮少參與家族事業;次子較能幹,也常在父親身邊幫忙管理事務。考量點是基於對家庭資產管理,然而,這種安排缺乏生前溝通,忽略了情感層面,最終卻成爲家族裂痕。
專家指出,公正證書遺言雖能保障立遺人的意志,但若忽略情感因素,遺產分配仍可能引發爭執。因此,立遺囑時不僅要考慮財產如何分配,也應透過生前對話,向家人解釋理由,尋找情感落點,才能避免財產分配成爲家庭矛盾的導火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