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牛樟芝助攻抗癌 陽明交大研究揭中藥多糖體新潛能

中藥茯苓,研究指出茯苓硫化多糖體分離出的新穎成分Suc40 F3,經體外細胞實驗證實,該成分具有同時抑制發炎反應與抑制癌細胞生長的雙重效果。(圖/陽明交大)

中藥長久以來以煎煮方式服用,過程中高分子化合物如多糖體得以釋出。陽明交大中醫學系與傳統醫藥研究所近期研究發現,茯苓與牛樟芝中的多糖體具顯著抗發炎與抗癌活性,爲中藥科學化發展邁出關鍵一步。

多糖體被視爲中藥調節生理功能的重要成分,但過去研究多着重於小分子成分,對多糖體的探討仍有限。爲補足這項空白,陽明交大醫學院繼成立中醫學系後,再成立全國首座「中藥糖質體研究中心」,專注研究中藥與草藥中多糖體的物理化學特性,並推動其臨牀應用。

該中心目前聚焦於茯苓與牛樟芝兩種常見中藥材,已取得初步成果。由傳醫所教授盧美光領導的研究團隊,成功自茯苓硫化多糖體中分離出新穎成分「Suc40 F3」。經體外細胞實驗證實,此成分能同時抑制發炎反應與癌細胞生長。研究團隊正積極解析其化學結構,爲日後臨牀應用鋪路。

林東毅教授(第一排右)與盧美光教授(第一排左)帶領研究團隊進行多糖體相關研究。(圖/陽明交大)

研究中心主任、傳醫所所長林東毅指出,過去曾與衛福部樂生療養院中醫科主任徐蔚泓合作,以黃芩爲口腔治療藥材研究,榮獲2025年日本東京創新天才發明展金牌,展現中藥研究的創新潛力。近年亦與盧美光共同深入多糖體領域研究。

在牛樟芝方面,研究團隊以精緻農業模式進行培養,嘗試加入不同微量元素,以提升硫化多糖體產量。研究顯示,使用特定濃度硫酸鋅培養的牛樟芝,能產出高活性的硫化多糖體,不僅能抑制肺癌細胞生長,亦能活化免疫系統中的巨噬細胞,有效提升抗癌效果。

林東毅表示,中藥多糖體研究爲一項跨領域計劃,若能建立其生物化學特性資料庫,將補足中藥在糖質研究上的不足,爲未來中藥開發提供新方向。

研究團隊強調,中藥多糖體應用尚在起步階段,相關療效仍需進一步實驗與驗證。若民衆對中藥多糖體臨牀應用有疑問,建議尋求專業醫師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