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罹子宮肌瘤「肚大如孕」 單孔機械手臂助摘除28公分子宮
新光醫院婦科機械手臂暨微創中心主任李偉浩。(李念庭攝)
一名44歲女性罹患多發性子宮肌瘤,忍受腹脹、經血過多、貧血困擾多年,症狀惡化,正常約5公分的子宮,竟長到28公分「籃球」大小,外觀宛如懷孕。患者本身有蟹足腫體質,擔心傳統開腹手術傷口長達20公分,決定接受單孔機械手臂輔助手術,成功取出4公斤子宮,術後只留下肚臍處2公分傷口,隔天就出院,一週後正常上班。
醫師示範操作單孔機械手臂。(李念庭攝)
新光醫院婦科機械手臂暨微創中心主任李偉浩說明,子宮肌瘤是女性骨盆腔最常見的腫瘤,對於直徑超過8公分的複雜性子宮肌瘤患者,傳統開腹手術可能留下一道從肚臍到恥骨的大傷口,傷口照護、外觀改變往往帶來巨大壓力。
李偉浩說,這名患者數年前被診斷多發性子宮肌瘤時,子宮約12公分,但她選擇忍受不適症狀,勉強撐了下來。直到近年就診,發現最大顆的肌瘤已約20公分,整個子宮擴大至28公分,外院醫師建議必須接受切口長達20公分的開腹手術,才能完整取出子宮。
由於患者本身有蟹足腫體質,擔心留下大傷口,可能使疤痕看起來更厚更明顯,決定轉至新光醫院,接受「單孔機械手臂手術」,成功取出近4公斤重、相當於籃球大小的子宮,術後僅留下2公分小傷口,且未出現蟹足腫;總出血量僅200毫升,僅傳統開腹出血量5分之1。
李偉浩指出,過去傳統開腹手術會留下巨大傷口,患者必須住院長達一週,藉由單孔機械手臂,能在有限空間內精準切除病竈,高清晰度內視鏡與靈活器械,能有效降低對周圍神經與血管的傷害,不只傷口縮小至肚臍大小,術後照護與心理壓力也大幅降低。
另一名患者罹患12公分卵巢纖維瘤,由於纖維瘤扭轉,患者腹部長劇烈疼痛而無法站立,小腸、大腸甚至腹膜也嚴重沾黏,緊緊纏繞在腫瘤周圍,手術難度大幅增加。由於腫瘤過大,傳統腹腔鏡靈活度不足以應付,單孔系統雙關節器械更爲靈活,能在有限空間內更精準、安全切除病竈。
單孔機械手臂今年在臺問世,李偉浩表示,單孔機械手臂能維持與開腹手術相同治療成效,同時有效縮小傷口,也減少患者心理負擔、增加恢復速度。不過他也提醒,任何手術均有一定風險,並非所有患者都適合單孔機械手臂,醫師會根據病竈大小、位置、疾病狀況及個人需求,提供最適合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