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力地產,優化40000人!

當年富力地產喊着千億目標的時候,那陣仗真是讓人熱血沸騰。老闆李思廉在臺上講得激情澎湃,臺下的員工們也幹勁十足,爲了衝業績,大家沒日沒夜地幹。

2018年銷售額破千億的時候,銷售總監慶功宴上喝到胃出血,第二天還得繼續催回款。可誰能想到,到了2024年,富力地產卻陷入了負債兩千多億的困境,物業公司被3億賤賣,4萬員工突然“被優化”,連賠償金都拖了半年。這變化,真是讓人唏噓不已。

2019年底,富力地產員工數量達到了62305人,這是它的巔峰時期。可好景不長,到了2020年底,員工數量一下子減少了近4成,只剩下38824人。這背後,是市場環境的變化,也是公司戰略調整的結果。

2021年,員工數量繼續減少到35207人。2022年,又減少了8045人,剩下27162人。2023年,再減少2019人,員工總數降至25143人。到了2024年上半年,員工人數進一步減少到23652人。

這五年間,富力地產的員工數量減少了近4萬人,減幅相當驚人。

據前員工透露,部分被裁員工直到離職半年仍未收到全額補償金,勞動仲裁案件達數百起。這事兒,讓人心寒啊。

再看看高管的工資發放情況。2023年,富力地產總負債高達2232億元,較2018年的1474億元增長超50%。其中短期負債佔比達38%,現金流持續承壓。同期行業平均負債率約爲65%,富力卻高達82%,遠超安全線。

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高管們2010到2020年分了18次紅,李思廉2023年年薪還2800萬。這對比,太刺眼了。2024年,富力地產的營業額爲177.01億元,較2023年的362.39億元下降了51.15%。毛虧損8.24億元,同比減少142.93%。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爲177.1億元,較2023年的201.64億元有所收窄。

2025年1月,富力地產的總銷售收入約爲7.83億元,2月的總銷售收入約爲7.95億元。這說明儘管公司還在努力運營,但營收和利潤的下滑趨勢依然明顯。

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富力地產在過去幾年裡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員工數量的大幅減少,營收和利潤的下滑,以及高管工資的相對穩定,這些都反映出公司在經營過程中面臨的種種問題。

2017-2022年,富力累計分紅28億元,其中李思廉及關聯高管套現超10億元。

員工們呢?基層員工平均工資卻連降三年,項目售樓處連中介佣金都拖幾個月。同期員工平均薪資從12萬/年降至8.5萬/年,降幅達29%。

這事兒,讓員工們怎麼想?辛辛苦苦幹了這麼多年,工資不漲反降,還要面臨裁員的風險,心裡的委屈,誰能懂?

更讓人心寒的是資產騰挪的手段。2021年富力將旗下物業公司富星以3億元低價出售給關聯方,而同期物業公司估值報告顯示其市場價值超15億元。差價部分疑似流入關聯公司引發關注。

廣州富力城項目因資金鍊斷裂停工超18個月,業主維權羣人數超2000人;鄭州富力盈盛廣場原計劃2020年開業,至今仍爲空置狀態,拖欠施工方款項超1.2億元。天眼查數據顯示,富力地產涉及法律訴訟超5000起,其中多爲工程欠款、房屋質量糾紛及勞動糾紛。2023年被法院列爲失信被執行人達23次。

這事兒,讓行業看透了某些房企的套路:拼命擴張時全員996畫大餅,資金鍊斷裂就甩賣資產裁員工,高管繼續拿天價薪酬。這哪是做生意?分明是遊戲裡的擊鼓傳花。

記得2020年裁員那天,行政部小姐姐抱着離職合同挨個辦公室跑,設計部小哥哥剛做完的豪宅方案永遠停在了草圖階段。有個幹了十年的老工程總監,走時只帶走了一摞自己手寫的工程日誌。現在富力官網還在標榜“與城市共生”,可那些被裁員的同事,哪個不是和公司共生過青春?這事兒,太讓人寒心了。

這波操作,讓行業看透了某些房企的套路。拼命擴張時全員996畫大餅,資金鍊斷裂就甩賣資產裁員工,高管繼續拿天價薪酬。這事兒,讓人心寒。就像某離職員工說的:“我們不是敗給市場,是敗給資本遊戲的貪婪。”這話,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啊。

看到這些數據,心裡難免會有些不滿和牢騷。辛辛苦苦幹了這麼多年,公司卻面臨裁員和虧損的局面,工資也不漲反降,心裡的委屈誰能懂?

希望這場行業洗牌後,能留下點有用的東西,別讓普通人的十年青春,只成爲財報上冰冷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