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蘭克林投顧:美國有望複製1990年代榮景 美股長線表現持續看好

美股主要指數表現。(資料來源:彭博資訊)

根據統計,1950年來在50天內反彈幅度最大的10次中,標普500指數平均在未來三個月、六月、一年分別實現6.4%、10.5%、16.4%漲幅,這也代表美股未來幾個月可能還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

富蘭克林坦伯頓基金集團旗下凱利投資策略師傑佛瑞‧修茲表示,雖然目前面臨關稅阻力,但可能已經先行反映在住房、商業投資、消費數據中,不認爲會演變成經濟衰退,《大而美法案》延長《2017年減稅和就業法案》減稅項目,個人減稅效果有望在2025年秋季開始發酵,許多企業稅也可追溯到2025年1月1日,代表企業稅影響可能會在本季度就開始浮現,兩者都應有助刺激經濟增長,預計法案與聯準會降息預期的正面力量很快將會超過新關稅帶來的負面影響,讓美國經濟能在2026年重新加速。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獲國會通過且川普完成簽署,法案涵蓋約3.4兆美元稅收減免與國防和邊境安全開支,包含「永久」延長《2017年減稅與就業法案》中對個人與小型企業的減稅、擴大企業研發支出與資產折舊的投資獎勵、提高5兆美元債務上限,並取消多數《通膨削減法案》中關於乾淨能源的補貼與稅收抵免,9月30日後購買電動車將不再適用7,500美元退稅優惠;另削減近1兆美元聯邦醫療補助(Medicaid),當中含括限制聯邦資金配比、設定一定工作門檻、要求部分低收入受益人共同負擔費用,其他刪減項目還有糧食券、學生貸款,就整體法案影響看,雖長期下美國債務規模可能持續攀升,然法案亦有助推動長期經濟成長,債務佔GDP比重不一定會上升,白宮副幕僚長Stephen Miller、AI沙皇David Sacks及部分矽谷大老認爲,未來美國很可能複製1990年代的情境,當時美國債務雖持續攀升,但因網路革命帶來的榮景讓經濟成長率高於債務成長率,最終債務佔GDP比重不增反減,對照現今,在AI革命之下,加上川普減稅與投資獎勵措施有望大規模推進AI趨勢,未來美國可望再次出現生產力推動的經濟成長,債務佔GDP比重將可控,而就個別產業看,預計半導體/機械/製造業等資本密集或高資本支出產業、國防/邊境安全、傳統能源、小型股將是主要受惠者,但乾淨能源將是主要受害者。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關稅暫緩期延長至8月1日,在此前夕預計將有更多國家趕在期限前與美國敲定貿易協議以避免被課徵高額關稅,但與美國貿易規模較小的國家以及部分貿易談判態度較強硬的國家可能會面臨更高的關稅,故關稅不確定性仍存,不過,川普已經簽署《大而美法案》,將有助推動美國經濟成長與舒緩部分市場不安。

就企業獲利看,根據Factset 7月11日數據,2025年標普500企業獲利預計將成長9%,其中,科技(+17.9%)、通訊服務(+15.2%)、醫療保健(+13.2%)等類股成長動能均有望超越整體標普500指數,若逐季看,在第2季至第4季期間,營收與企業獲利有望維持穩健成長力道,分別介於4.2%-5.2%、5.0%-7.3%區間,顯示美國企業財務表現仍具有韌性;但需留意,在近期美股持續走升之際,CNN恐懼與貪婪指數已達到「極度貪婪」區域,短線有過熱疑慮,不建議投資人追高,可等待美股衝高回落後的修正行情時再重新佈局,長線上依然看好美股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