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崐萁主張下水道「完全重做」 賴清德提1政院高官有親自下去看

▲總統賴清德5日到花蓮光復鄉勘災,與國民黨立委傅崐萁對談。(圖/翻攝自Facebook/傅崐萁)

記者陶本和/臺北報導

花蓮縣光復鄉因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流,釀成嚴重洪災。總統賴清德昨天(5)視察中央前進協調所時,國民黨立委傅崐萁向總統主張,光復鄉下水道「完全要重做」,否則水排不出去;賴清德則迴應,這個會來研究,根據政院顧問、副總協調官李孟諺,有親自下去(下水道),3米高的下水道是好的。

傅崐萁在昨日的會議中,向賴清德提及,在三天前政委陳金德有跟他協商,當時看過後就覺得問題非常嚴重。傅崐萁主張,污水、雨水下水道幾乎要重做「完全重做」,不然水排不出去,光復鄉要有一個完整的重置計劃。

對此,賴清德則迴應,傅崐萁所提的光復鄉下水道要重新興建的事情,到底是否需要,後續要來研究。不過,他也提到,李孟諺副總協調官有親自下去(下水道)看過,3米高的下水道是好的。

不過,賴清德也要求,針對光復鄉的雨水下水道,必須做系統性的調查,瞭解哪些地區要清淤,哪些是要重新興建。他特別強調,這些都攸關人民的生命財產與安全,不可以有任何一點馬虎。

另外,傅崐萁也提及,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致災,主要是堤防未能發揮功用、潰堤所致。因此,賴清德在視察馬太鞍溪堤防時,便特別關心溢流狀況,現場水利署官員表示,開口堤在臺灣主要河川種相當常見,此次致災主要是因多點溢流,與開口堤並無直接關聯。

水利署強調,花蓮災情主要是因爲多點溢流,導致堤防被破壞。現行目標在明年汛期前,至少清三百點,甚至會努力衝到五百點,儘快恢復到100年防洪頻率標準。

水利署指出,以鳳林擁有一座超級堤防,馬太鞍溪堰塞湖未來也將比照鳳林,建置一座超級堤防,時程規劃明年先進行既有堤防修復、後年再開始建構大堤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