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手術新突破!全球首創「赫拉刀」 恢復快、感染低 守護生育力

婦科手術新突破!全球首創「赫拉刀」,恢復快、感染低,守護生育力。(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婦科手術新突破!臺灣每年約超過2萬名婦女,因子宮息肉、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常等,須進行子宮鏡手術。全球首創「赫拉刀」今日問世,結合高畫質內視鏡、冷刀精準切除,搭配雷射技術,大幅降低沾黏及感染風險,且手術耗時短、恢復快,特別適合有生育計劃婦女。

臺灣首個拋棄式子宮內視鏡冷刀系統「赫拉刀」,將爲婦科手術帶來更完善的診療選擇。(李念庭攝)

臺灣婦產科內視鏡醫學會理事長陳國瑚說明,臨牀子宮鏡手術以30~50歲婦女佔7成,最常用於子宮息肉、子宮肌瘤,兩者都可能引起經血過多、經間出血、不孕等問題。過去傳統電燒手術(熱刀),是利用熱能刮除組織,雖可快速移除病竈,卻可能造成子宮內膜沾粘、熱損傷、術後併發症,影響生育能力。

近年推出的「冷刀」,則是以物理剪切方式清除息肉,避免熱傷害對子宮內膜造成損傷、降低發炎後遺症。不過,過去冷刀並非所有疾病都適用,是用線圈或電動刨刀方式削切息肉,無法處理子宮肌瘤問題。

陳國瑚指出,今年最新微創治療「赫拉刀」,能搭配不同接頭,處理幾乎所有子宮腔內所有病竈,子宮肌瘤也能搭配雷射清除;高畫質可旋轉鏡頭,能更清晰辨識病竈並精準切除,降低子宮穿孔與破裂風險;可拋棄式、一次性的使用設計,還能杜絕交叉感染風險,讓患者能在更安全情況下手術。

恩主公醫院婦女照護中心代理主任龔晏萱分享,曾收治一名38歲女性,非經期陰道持續出血4個月,就診發現2公分子宮內膜息肉,由於仍想生第二胎,希望保護內膜完整性,決定採赫拉刀處理息肉。

赫拉刀手術過程迅速,病人術後1小時就能出院,後續3個月回診月經規律、沒有不正常出血狀況,子宮內膜也恢復平整。龔晏萱指出,赫拉刀手術特別適合有生育規劃、希望術後恢復快、擔心感染風險3大族羣。

中山醫附設醫院婦產部婦科主任吳珮如表示,赫拉刀傷口小、出血少、恢復時間短,具「全拋棄式安全升級」、「非熱能降低沾黏」、「可旋鏡頭提升視野」、「細徑子宮鏡減少疼痛」和「雷射搭配強化功能」5大優勢。

吳珮如補充,過去利用旋轉刀片將組織切碎、同時吸出,但到較硬或大顆的息肉時,常出現「咬不動」情況,赫拉刀能俐落且完整的切除組織,操作靈活性與處置範圍皆更高;還可搭配鈥雷射精準切割大顆、小顆肌瘤,且能立即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