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推17條惠臺措施 陸委會:效果有限
福建推惠臺利民措施,以推進兩岸融合發展。陸委會同日迴應,認爲預期效果有限。圖/本報資料照片
一年一度的大陸對臺工作會議舉行後,福建27日公佈新一批惠臺措施,包含促進閩臺服務業合作、支持對臺農林漁業發展,以及支持在閩臺胞更好發展三方面共17條,以推進兩岸融合發展。陸委會同日迴應,認爲預期效果有限。
大陸2025年對臺工作會議25、26日舉行,大陸對臺二把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在會上表示,要擴大兩岸人員往來、支持臺商臺企發展、深化兩岸融合發展。
綜合陸媒報導,福建27日所公佈內容,是大陸2023年公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以來,第四批惠臺措施,部分措施還給予資金或補貼獎勵。
其中,促進閩臺服務業合作方面共五條,包括允許臺灣業者投資設立廣播電視製作經營公司、鼓勵臺灣工業設計機構展開業務、支持馬祖企業到福州從事商貿服務業、支持臺胞臺企參與莆田生技醫療產業合作、支持開展林業碳中和合作。
支持在閩臺胞更好發展方面,共六條,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提到支持臺胞到寧德市鋰電行業就業發展。條文顯示,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廈鎢新能源等企業三年內,每年將提供100個以上職位給臺灣民衆,對新增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臺灣民衆到寧德市就業,與企業簽訂合約且實際工作滿一年以上,可獲每年人民幣5萬元補助,累計不逾三年。
陸委會副主委樑文傑27日對此表示,「在高科技產業不是很高的獎勵,看得出福建財政未必很好,沒有提出足以誘人獎勵」。他說,陸2023年以來推出四批融合發展措施,「總的來說,大陸對臺工作脫離不了利誘方式」。
福建公佈措施前,26日於高屏外海40浬處軍演,樑文傑說,大陸在和戰兩手之間,還是比較重視軍事恫嚇的方式,對岸會認爲這是比較有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