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地產首富,徹底退場
本文由無冕財經(wumiancaijing)原創發佈
作者:楊一軒
編輯:陳澗
設計:嵐昇
已經千瘡百孔的千億房企,再遭致命一擊。
8月22日,據泰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黃其森因涉嫌違法,被遼寧省新民市監察委員會實施留置措施。
▲泰禾集團公告黃其森被留置。
與今年以來衆多被留置的上市公司掌門人不同,黃其森早在三年多前就曾協助有關部門調查,但很快就重獲自由。
如今,泰禾的公告稱黃其森是涉嫌違法,要再次獲得自由似乎就難了。對於其被留置的原因,外界多猜測與泰禾的貸款相關。
有銀行業從業背景的黃其森,正是憑藉其在金融界的人脈,助力泰禾跨過千億銷售額的門檻,但最終也似乎爲此付出代價。
失去靈魂人物的泰禾,頂着千億級別的如山債務,更加搖搖欲墜了。
脫身不容易
今年以來,被採取留置措施的上市公司掌門人名單持續增加,能安然脫身的似乎很少。
據《監察法》相關規定,被調查人涉嫌貪污賄賂、失職瀆職等嚴重職務違法或職務犯罪,監察機關已經掌握其部分違法犯罪事實及證據,仍有重要問題需進一步調查,並涉及案情重大、複雜,可能逃跑,可能串供或隱匿、毀滅證據等情形之一時,經依法審批,可將其留置在特定場所。
據自媒體“莫老爺”文章,法律界人士科普,監委只要留置一個人,就一定是掌握了具體線索的,留置的是知名公衆人物,則會更加慎重,必須有兜底的罪名,不然上級不會批捕。如果沒掌握具體線索,監委一般只會找這個人進行談話。
外界普遍認爲,黃其森此次被留置,性質與幾年前被調查已經不一樣了。
2022年3月,泰禾集團發佈公告稱,黃其森正協助有關機關調查。兩天後,時任泰禾集團執行副總裁黃曦、副總裁林文華也被帶走協助調查。
黃曦與林文華在進入泰禾前,都曾在建行任職,前者原爲建行總行機構業務部總經理,在建行工作超過30年,後者原爲建行福建省分行福州城北支行行長。
當時,據媒體報道,黃曦與林文華被調查,與二人在建行時的工作相關,而黃其森只是協助調查。
泰禾當時也公開宣稱,黃其森被查不是因爲公司經營層面的問題,與泰禾的經營也沒有關係。
差不多兩個月後,黃曦就被公開通報。
當時,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國建設銀行紀檢監察組、吉林省紀委監委消息,中國建設銀行機構業務部原總經理黃曦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國建設銀行紀檢監察組紀律審查、吉林省監察委員會監察調查。
有報道稱,黃曦案在2023年1月進入法院審理,但一直沒有審理結果的消息傳出。
在黃曦被公開通報半年後,黃其森就結束了留置,重返泰禾主持大局。
但這一次,黃其森已經是涉嫌違法,想要如上次一樣安然度過,想來是不太可能。
至於原因,外界很容易將之再與黃曦案聯繫起來。原因可能是,黃曦案仍未有公開審理結果,加上其進入泰禾後分管重要的資金部門,而泰禾也曾獲得建行百億授信。
不過,也有聲音認爲,如果確實涉及黃曦案,黃其森的問題應該早就查出來了,不太可能一直拖到現在。
金融惹禍?
更多的猜測,仍舊指向金融。
據財新網報道,多個獨立信源透露,黃其森此番涉案,或與泰禾集團和盛京銀行的糾紛有關。
去年5月,據泰禾集團披露,盛京銀行通過中信信託向上海禾柃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下稱禾柃地產)發放貸款14.65億,禾柃地產歸還本金1433萬,後未能還本付息致訴。法院判決禾柃地產向盛京銀行償還貸款本金14.5億及支付利息、罰息、律師費等。
去年12月,根據泰禾集團的公告,盛京銀行委託渤海信託向福州泰禾錦興置業有限公司(下稱福州錦興)發放貸款24億元,泰禾集團、黃其森、葉荔提供保證擔保,後因福州錦興未足額還款致訴。法院判決福州錦興向盛京銀行償還借款本金24億及利息損失。
這兩筆貸款,都發生在2019年,當時,盛京銀行通過信託渠道發放貸款給泰禾,融資期限爲一年。
其中一筆貸款是用於泰禾在上海崇明的大城小院項目,但該項目拿到錢半年後就開始出現停工現象,次年全面停工,引發業主維權,去年底總算收房。
另一筆則用於泰禾在福州的廣場項目,當時號稱要耗資70億,打造一座70萬平方米的綜合商業體。但後來傳出該項目資產被拍賣的消息。
如果是單純的還款糾紛,既然銀行已經判決,黃其森不至於因此被查。外界猜測,或許與兩筆貸款發放是否存在問題有關。
無論真相如何,黃其森如果因爲金融出事,也不足爲奇。衆多房企都曾藉助金融槓桿高速發展,但黃其森與泰禾,一度與金融綁定得尤其緊密。
黃其森從福州大學建築系畢業後,就進入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工作,一干就是8年。1992年辭職創立泰禾,涉足房地產生意時,他就已經深知地產與金融的依存關係,其曾公開表示:“如果不懂金融,就搞不好房地產”。
泰禾以高端豪宅“院子”系列打響名號,2017年銷售額攀上千億,黃其森也在當年登頂福建地產首富。在此過程中,泰禾藉助金融機構融資激進擴張,也因不斷累積的負債,在2020年暴雷。
▲泰禾集團業績在2018年達到巔峰。圖片來自“東街1號”。
巔峰時期,泰禾共獲得110多家銀行貸款。在暴雷前的2019年,泰禾還拿到建行福建分行100億的綜合融資,截至當年末,泰禾拿到超過1200億元的銀行授信額度。
此外,信託也是泰禾重要的融資渠道。數據顯示,在2020年到期的約550億債務中,信託公司貸款年內到期額佔到約46.6%,近20家信託公司踩雷。
第一財經曾經報道,有業內人士稱,黃其森金融人脈廣泛,無論是銀行、信託、保險,還是股權投資基金、租賃等渠道,只要是金融機構,他都有門路借到錢。
但大廈傾覆,利益消散,黃其森不得不承受苦果。
“豪宅教父”謝幕
靠“運河上的院子”一戰成名,獲封“第二代豪宅教父”,黃其森在大起大落後也一直未曾放棄。
在宣佈債務違約後,泰禾一直在賣資產還債,試圖引入戰投。但黃其森對泰禾的執着,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自救”的效果。
2020年7月,泰禾和萬科簽訂框架協議,後者擬收購泰禾19.9%的股份,但雙方最終未達成合作。據財聯社報道,有知情人士稱,“之前本來萬科跟泰禾都要談成了,但是萬科想要做第一大股東,黃其森沒接受”。
此外,泰禾曾經出售項目給世茂,但其選擇出售項目股權,而不是直接剝離資產,世茂實際上是“援助”了泰禾,但名頭是合作方。
除了握住控制權,在泰禾日益窘迫情況下,黃其森仍呈現出進取姿態。
2021年初,他提出“二次創業”,一度直接把控戰略、運營、產品等各個環節,多次現身項目現場,對項目細節提出建議。此外,他甚至兼任公司董秘達40個月。
2022年,泰禾還在內部掀起整頓自查活動,稱“少數高級管理人員、員工已經出現貪腐舞弊等問題,嚴重破壞了集團的發展根基”。
但困境並未緩解多少,截至2025年2月,泰禾集團已逾期債務達819.63億元。而被查封、扣押、凍結或抵押的資產賬面值合計1071.79億元。
在覈心資產已經喪失流動性的情況下,泰禾正在加速衰敗。
今年4月,旗下7家子公司收到法院受理破產清算/重整申請的裁定書。
7月以來,泰禾集團總部泰禾大廈以約6.6億被拍賣。位於通州的“中國院子”51套房產被陸續拍賣,總估值超過60億。
不過,這些壓箱底的資產,其價值也在流失。在阿里拍賣平臺上,有40多套泰禾“中國院子”定於9月4日開拍,目前,每套房子基本都有一千多次圍觀,但沒有人報名。
▲阿里資產拍賣平臺上顯示的部分泰禾“中國院子”。
自媒體“房道大叔”曾在泰禾集團品牌部工作,在黃其森留置消息出來後,他發文回憶自己在泰禾工作的往事,其中提到,“泰禾裡面的亂,和黃老闆做事風格有很大關係……用一位前同事對泰禾的亂象解讀的話講,非常形象:黃老闆佈局,喜歡挖個大坑,然後,爲了填上這個大坑,各個副總裁,只能在周邊挖小坑去填,各個部門也沒辦法,繼續挖坑,填上領導的坑。久而久之,大坑帶小坑,泰禾千瘡百孔。”
“豪宅教父”謝幕,他留下的這些坑,還能填得上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