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東南亞開拓市場信心被毀!越泰經驗7年臺籍高管無言僅剩「二字」
示意圖/ingimage
與一位曾在越南與泰國各待過七年以上的臺籍高階主管交流,他說總公司看中他的東南亞經驗,將開拓印尼市場的重任交付予他。原本信心滿滿要至此開疆闢土,但幾個月過去,只能用「痛苦」形容,因爲事前沒有預期印尼國情文化竟如此不同,感覺過去經驗需砍掉重練。
其實這樣擁有豐富資歷,卻能在短短几個月即謙虛的意識到該讓自己一切歸零、重新開始的自覺,我想這已是成功了一大半。
(本文出自《印尼現在進行式》)
文化沒有高低,只有不同
事實上印尼雖爲臺灣的近鄰,但一直以來,許多臺灣人對印尼的瞭解僅止於移工,也許因爲某些歷史教育背景,看印尼與印尼人的眼光多習慣是「宗主國」看「藩屬國」的角度與目光。
記得自己二十多年前初到印尼,當時幾位親人第一次來探望「漂流番邦」的我,其中一位的皮包竟被扒走,護照也丟了,而且地點是在當時雅加達極少數的五星級飯店。
根據當時規定,必須到警察局申報並領取遺失證明後,還需到機場附近的海關辦公室辦理文件,後續才能申請新護照返臺。
至今我仍對於當時飯店附近、搭建在鐵道旁簡陋狹小昏暗的警察局、二手菸煙霧瀰漫的海關辦公室,與抽着煙將雙腿高翹在桌上找理由說無法幫忙後,還往我臉上吐出一口長煙的海關人員,以及驚恐失措的自己印象深刻。
雖然在印尼工作着生活着,但這樣的經驗與記憶,卻讓我有長達將近十年的時間,對周遭一切人事物用腦中既有的框架去想去看。
所以現在的我也可以理解,至今許多臺灣人對這個近鄰有點陌生,卻也不想太熟悉的矛盾。
隨着時間推移與經驗的堆疊,才發現同樣是我們近鄰的日本、韓國、新加坡等,他們的政府與人民將印尼視爲擁有悠久歷史、豐富文化、豐隆物產的泱泱大國,懂得欣賞並尊敬不同的文化,這實在讓我自己覺得汗顏,才敦促自己張開眼、放寬自己狹窄的心胸,多看多學習,也才真正體認到「文化沒有高低,只有不同」。
(本文出自《印尼現在進行式》作者:賴珩佳)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