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微電: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債批覆到期失效
7月10日,復旦微電(688385)發佈關於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債批覆到期失效公告。
“由於截至批覆有效期屆滿前,公司本次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債的有效期續期事項未能通過類別股東大會審議,亦未能在批覆的有效期內實施發行,故該批覆到期自動失效。公司本次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債批覆到期失效,不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產生重大影響。”復旦微電在公告中談及相關影響時稱。
2024年7月20日在上交所網站披露《復旦微電關於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債申請獲得中國證監會同意註冊批覆的公告》,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出具的《關於同意復旦微電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債註冊的批覆》,同意公司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債的註冊申請,批覆自同意註冊之日(2024年7月10日)起12個月內有效。
據今年4月9日披露的可轉債募集說明書(註冊稿),復旦微電本次擬募資不超過20億元,募資總額扣除發行費用後將用於以下項目:新一代FPGA平臺開發及產業化項目、智能化可重構SoC平臺開發及產業化項目、新工藝平臺存儲器開發及產業化項目、新型高端安全控制器開發及產業化項目、無源物聯網基礎芯片開發及產業化項目。
復旦微電彼時認爲,通過上述募投項目的實施,公司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增強技術研發能力,提升新一代FPGA平臺、智能化可重構SoC平臺、新工藝平臺存儲器、新型高端安全控制器及無源物聯網基礎芯片的研發設計及產業化能力,提高核心技術水平和產品競爭力,促進主營業務發展,並促進公司科技創新水平的持續提升。
其中,新一代FPGA平臺開發及產業化項目擬使用募集資金6.46億元,將開發基於1xnm FinFET先進製程的新一代FPGA,面向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高速數字處理等應用場景,針對智能座艙、視頻監控、醫學影像、網絡通信等行業領域,提供低成本、低功耗、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產品系列。項目完成後,將豐富公司的現場可編程門陣列產品系列譜系,滿足人工智能和數字通信對新一代FPGA產品的市場需求,進一步提高公司的市場地位和綜合競爭力。
復旦微電成立於1998年8月,公司現有安全與識別、非揮發存儲器、智能電錶芯片、FPGA(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四大類產品線,公司也是國內FPGA領域技術較爲領先的公司之一。
從行業情況來看,FPGA常用於處理複雜、多維信號,運行時無需佔用系統內存,適合需要靈活配置的定點運算。同時,FPGA也是一種重要的AI芯片,一般部署在雲端和邊緣端。根據Verified Market Research數據,2021年全球FPGA市場規模爲70.6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21.0億美元。
從供給端看,FPGA供應市場呈現雙寡頭格局。根據Gartner數據,2021年全球FPGA市場,賽靈思、Intel雙寡頭穩居第一梯隊,市場佔比分別爲51%、29%;Lattice、Microchip爲第二梯隊,市場佔比分別爲8%、7%。
前四家美國公司即佔據了全世界95%以上的FPGA供應市場。國內FPGA廠商以復旦微電、紫光同創、安路科技等爲代表。國內廠商在技術水平、成本控制能力、軟件易用性等方面都與頭部FPGA廠商存在較大的差距,市場份額較小,在FPGA這一重要領域實現國產替代具有緊迫性和必要性。
以復旦微電爲例,復旦微電目前已率先採用28nm工藝製程實現了億門級FPGA芯片的量產出貨,1xnm FinFET 10億門級產品小批量出貨;但與賽靈思等國際領先廠商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剛剛過去的6月,復旦微電完成了新一輪董事會成員及高管的選舉。在換屆後,公司新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張衛向外界發了封公開信。展望未來,張衛在信中表示,面對行業的變化週期,將始終保持清醒與信心。
“未來,我們將繼續錨定具有高自主性、高可靠性、高技術壁壘的關鍵芯片賽道,堅定推進產品平臺化建設,增強系統解決方案能力,爲全球客戶提供優質‘中國芯’產品;同時,公司將加快打通校企協同、產融結合的關鍵通道,充分釋放平臺潛力,構建更具韌性的發展格局。”張衛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