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達國際:聯準會降息 臺灣目前無需採取更鴿派政策

美國聯準會於9月17日宣佈降息1碼,受惠於人工智慧需求上升的地區,如臺灣和馬來西亞,目前或無需採取更鴿派政策。資料照片

美國聯準會於9月17日宣佈降息1碼,將政策焦點由通膨持續性轉向勞動市場疲弱跡象。富達國際亞洲經濟學家劉培幹表示,此舉不僅舒緩市場對美國與亞洲收益率差距的擔憂,也爲多數亞洲央行提供更大政策操作空間,但受惠於人工智慧需求上升的地區,如臺灣和馬來西亞,目前或無需採取更鴿派政策

劉培幹指出,過去數季多數亞洲央行雖逐步降息以提振經濟,但因聯準會維持高利率,利差擴大使部分國家出於匯率穩定考量而未敢更積極寬鬆。此次聯準會轉向,加上市場對進一步寬鬆的預期,將鼓勵部分面臨較大經濟壓力的地區加快寬鬆步調。

在大陸方面,中國人民銀行18日公開市場操作中維持7天期逆回購利率1.4%不變。劉培幹分析,大陸經濟復甦不均衡,聯準會重啓寬鬆有助人行在支持增長、恢復通膨、維持人民幣穩定等多重目標間保有更多操作彈性。

日本央行將於9月19日召開政策會議,市場普遍預期不會調整政策。劉培幹認爲,惟日本通膨仍高於目標,未來升息可能性不排除。印度則面臨美國關稅衝擊,經濟增長更仰賴內需。隨着CPI位於2%-6%區間下限,政策空間充足,在聯準會降息後,印度央行放寬政策的顧慮相對減輕。

其他亞洲地區亦將因美元走弱受惠,提升政策靈活性。劉培幹說,通膨偏低的國家如泰國、印尼,擁有更大調降利率空間,印尼央行已於聯準會會議前率先降息1碼,展現鴿派取向。至於澳洲與韓國,雖通膨接近目標,仍可能維持寬鬆,但中期或趨近中性利率。

此外,受惠於AI需求成長的臺灣與馬來西亞,目前經濟動能充足,劉培幹認爲,暫無迫切需求採取更鴿派措施。

劉培幹總結,聯準會降息爲亞太各國央行帶來「減壓」,但不同國家因通膨走勢、出口週期及對美中經濟依賴程度不同,政策分化將持續,投資人應密切關注各地央行後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