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全球央行降息壓力大增 主要經濟體債臺高築 進入財政掛帥新時期

英國金融時報(FT)警告,全球主要經濟體正進入「財政掛帥」的新時期,央行面臨愈來愈大壓力,必須刻意維持低利率,以抵銷政府創紀錄舉債所帶來的成本。美國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路透

英國金融時報(FT)警告,全球主要經濟體正進入「財政掛帥」的新時期,央行面臨愈來愈大壓力,必須刻意維持低利率,以抵銷政府創紀錄舉債所帶來的成本。美國就是最明顯的例子,總統川普已敦促Fed大幅降息,以節省數十億美元的債務利息支出。

報導引述經濟學家和投資人指出,不只美國,包含英國和日本等國同樣面臨龐大的政府債務和不斷攀升的舉債成本,正迫使這些國家的央行透過其他手段放鬆貨幣政策,例如放慢縮減資產負債表的步調。

哈佛大學教授、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Kenneth Rogoff)指出,政府債臺高築,加上償債成本不斷增加,「正爲各國政府帶來龐大的政治誘因,去向央行施壓要求降息」。

白宮和聯準會(Fed)之間的公開對峙尤其引人側目,但其他央行受制於政府支出所帶動的全球長期舉債成本高漲,也同樣被迫調整政策,以壓抑殖利率漲勢。

羅格夫說:「我們已經進入一個財政掛帥的新時代。」

在美國,分析師指出,目前主要由央行主導的短期利率,和市場主導的長期利率成本之間呈現落差,多少反映出市場憂心貨幣政策將維持比抑制通膨所需更寬鬆的狀態。

美國2年期和30年期公債殖利率的利差,已擴大至2022年初以來最大差距,反映市場預期短債殖利率因降息預期而走低。

在英國,長期舉債成本更高,30年期公債殖利率高達5.6%,逼近25年多高點;相較之下,美國30年期公債殖利率約爲4.9%。

英國皇家倫敦資產管理公司多元資產投資主管格里坦(Trevor Greetham)指出,白宮顧問米倫(Stephen Miran)暫代Fed理事,預料將推動降息,這顯示「美國財政掛帥的風險正在升高」。

即使是以財政平衡著稱的德國,30年期舉債成本也已升至3%以上,創下2011年以來新高,主要因應政府計劃擴大舉債,用於振興基礎建設並增加國防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