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原親水這樣玩!從葫蘆墩公園到輕舟水岸 走訪三大水岸亮點
葫蘆墩公園風光無限
豐原區的葫蘆墩公園是一座佔地18公頃的大型親水公園,也是2018年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的豐原園區主要場地。展期結束後,部分設施予以保留,河岸花木依舊搖曳生姿、美不勝收。
公園園區鳥語花香、景色宜人。 圖片提供/三花集團,林蔓禎攝影
公園循着軟埤仔溪沿線建造,全區以「水生、島嶼、蛻變、共棲、節氣」5大概念串聯,由軟埤仔溪貫流其中,並以生態覆育、親水活動、藝術文化等生活理念規劃爲五大區域。園內生態環境豐富,巨木參天、綠草如茵,遼闊的視野及完善的設施,不論白天黑夜都是民衆休憩的最佳去處。
葫蘆墩公園內多處巨木參天,非常壯觀。 圖片提供/三花集團,林蔓禎攝影
「竹跡館」是一座由竹子建造而成的綠建築,也是2018年臺中花博結束後少數完整保留的場館之一。歷經七年歲月的洗禮,建物本體雖略顯風霜,但雄偉的樣貌依舊,尤其加入燈光設計,每當夜幕低垂,懸吊的燈具搭配繽紛閃亮的光線紛呈,爲靜謐的夜晚更添一絲暖意。
夜晚的「竹跡館」在燈光烘托下,風情別具。 圖片提供/三花集團,林蔓禎攝影
「剪影教堂」也是打卡熱點之一。在白色橋樑上,由白色建材以簡單的線條勾勒教堂的外形,意象式的白色教堂在燈光和夜色掩映下,浪漫的氛圍,迷人的感受,散發出一股獨特的美感。
夢幻的「剪影教堂」在燈光照射下,更加凸顯婚姻的神聖純潔。 圖片提供/三花集團,林蔓禎攝影
「花轎橋」是在橋柱上建造像花轎般的圖案與設計,既復古又時尚,遠看整座橋,就像一頂花,人們一走上橋,就像坐上花轎,有種頑皮的諧趣感,相當有意思。
一走上「花轎橋」,遠看好似上了花轎一樣。 圖片提供/三花集團,林蔓禎攝影
「螺旋橋」是葫蘆墩公園裡數量最多的橋,似乎也是銜接各區之間的聯通橋樑。外觀狀似螺旋,不同的拍攝角度,也會產生不同的效果,頗能滿足攝影愛好着的喜好。
「螺旋橋」近觀、遠望,景色各有不同。 圖片提供/三花集團,林蔓禎攝影
「藤蔓隧道」覆蓋着滿滿的藤蔓植物,一走進這蜿蜒的通道,外頭炙熱的陽光立刻阻隔開來,散步其間,暑氣全消。
漫步在「藤蔓隧道」裡,暑氣全消。 圖片提供/三花集團,林蔓禎攝影
輕舟水岸如詩如畫
來到第五區,這裡規劃爲「輕舟水岸」,想必與親水活動有關。一眼見到那波光粼粼、綠色深邃的大片河面,震驚之餘,忍不住在心中驚呼:「哇,天啊,太漂亮了,真不可思議,原來臺灣也有這麼美的河岸公園。」再往裡走,發現水中有兩架類似籃球架的裝置,應該就是用來進行水上球類競賽,據說之前也曾舉辦過划龍舟競賽,想像當時的畫面,一定盛況空前。
葫蘆墩公園第五區「輕舟水岸」,綠波粼粼、如夢似幻,有如置身歐洲水岸綠道。 圖片提供/三花集團,林蔓禎攝影
河岸兩旁綠樹成蔭,風光旖旎,美景如夢似幻,河岸一側成排的住宅別墅,更添歐式風情,彷彿徜徉於歐洲的水岸綠道。
葫蘆墩圳水岸花都
葫蘆墩圳包含上埤、下埤及下溪洲三個水圳,是中臺灣最古老的灌溉水圳之一,自清代以來即爲臺中地區的農業生產命脈,同時也是臺中盆地河川的主要源頭。然而,隨着都市化的進程與發展,葫蘆墩圳被蓋上鐵蓋,做成停車場,近年臺中市政府實施「掀蓋工程」,以低衝擊的生態工法,營造親水環境,讓部分路段的葫蘆墩圳重見天日,重新打造爲「葫蘆墩圳水岸花都」,讓民衆知道,原來水泥覆蓋之下的街道,竟是如此美麗的河道。沿途行經的停車場,底下即河道,部分「掀蓋」露出河道,形成奇特的城市景觀。
「掀蓋工程」後的部分河道,經由綠化作業,煥然一新。 圖片提供/三花集團,林蔓禎攝影
「掀蓋工程」後的部分河道,經由綠化作業,煥然一新。 圖片提供/三花集團,林蔓禎攝影
夜晚的葫蘆墩圳水岸花都更別有一番風味,明亮閃耀的燈光,照明瞭夜色,也照亮了人們回家的路。
豐原國小旁的路段,也是實施掀蓋工程後的河道,煥然一新的面貌,別出心裁的綠化工程,不僅爲豐原增姿添彩、換上新裝,更爲學童上了一堂寶貴的環境生態課程。
※本文由《三花志》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