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後宛如煉獄之路…阿里山石山引水道誤當登山步道 遊客墜落傷

21日下午,來自臺中市的33人登山團行經石山引水道時,1名70歲婦人不慎墜落10公尺邊坡,造成多處擦傷。嘉義縣消防局獲報後,立即派員前往救援,並送往聖馬爾定醫院治療,所幸並無生命危險。記者魯永明/翻攝

秋高氣爽,登山旅遊旺季,嘉義縣阿里山鄉的石山引水道,原爲阿里山林業鐵路石山支線,鐵道拆除後改作供應水源的維護道路。近來因颱風豪雨不斷,沿線倒樹、崩石與殘枝未清,步道充滿險象,然而不少外地遊客誤以爲這裡是開放的登山步道,險象環生。

21日下午,來自臺中市的33人登山團行經石山引水道時,1名70歲婦人不慎墜落10公尺邊坡,造成多處擦傷。嘉義縣消防局獲報後,立即派員前往救援,並送往聖馬爾定醫院治療,所幸並無生命危險。事實上,就在事故前幾天,已有山友在臉書社團「嘉義之美」分享探訪石山引水道的驚險過程。

文章形容短短9公里路段滿是倒木、巨石與崩落碎石,宛如「煉獄之路」。登山者在暴雨泥濘中艱難前進,甚至必須攀爬或貼着狹窄邊坡移動,沿途山泉傾瀉宛如瀑布,還要穿越幽暗隧道與滿地落石的險境,令人畢生難忘。

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澄清,石山引水道並非休閒登山步道,而是水源維護道路,沿線設有水管、鐵橋與引水設施,由自來水公司人員巡檢使用。由於地形險峻,且經常經過崩塌區與隧道,並不具備一般登山步道的安全條件。

消防局呼籲,山區活動務必注意天候、裝備並量力而爲,避免因低估環境風險導致意外。林保署也提醒,政府雖推動「向山致敬」政策,開放山林資源,但民衆仍需自行評估體力與安全,才能真正享受臺灣山林之美。

21日下午,來自臺中市的33人登山團行經石山引水道時,1名70歲婦人不慎墜落10公尺邊坡,造成多處擦傷。嘉義縣消防局獲報後,立即派員前往救援,並送往聖馬爾定醫院治療,所幸並無生命危險。記者魯永明/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