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獻偏鄉反而考不上又被逼走 代理教師好心酸
具有合格教師證的代理教師薪資雖已可比照專任教師敘薪,但工作仍難有保障。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偏鄉代理教師資源問題受關注,其實同樣沒有都會學校資源、又不像偏鄉學校可獲政府補助的「非山非市」學校代理教師,也有類似困境。一位非山非市學校代理教師就說,他們與偏鄉代理教師所遇相同問題,就是現行教甄試題都採傳統都會學校知識體制,造成真正奉獻非都會學生的教師反而無法通過教甄。
「所謂服務偏鄉的感人故事背後,其實很悲傷。」這位代理教師說,之前媒體報導一位在偏鄉服務幾十年的代理教師,大讚有多熱血、多傑出,但現實是這位教師一直考不上教甄,薪資、福利、話語權等長年差正式教師一大截,凸顯制度沒給代理教師公道,稱讚都是口惠而實不至。
該代理教師說,現行教甄考題以歷史科來說,都是考歷史知識的細節,精熟這些的教師若是在市區學校服務,學生程度好,當然可以進一步「拉A」;但在偏鄉或非山非市學校,教師必須把知識轉化成更生動的課程,纔可能抓住學生,偏偏教甄不測這個能力。
該教師舉例,他教課會結合在地鄉土、連結周遭生活,希望能儘量邀請學生進教室。像教到日治時期理蕃政策,他就以所在地周遭情況爲例;教228也以在地名人的遭遇舉例。
「我希望歷史跟他們生命有連結。」該教師說,如此備課當然花很多心力,但他覺得比起教背誦型歷史課,這樣教更有意義。這也有教學現場的必要,因爲類偏鄉學生上課注意力通常不佳,「一定要變新花樣,帶出與他們的關連,他們會比較願意聽課。」
他感嘆,可惜像他這樣的基層代理教師努力很難被被主流看見與認同。他像所有偏鄉及非山非市學校代理教師一樣,一直得跨本科教學,同時負責多個領域;也常得擔起學校申請課程計劃補助的執行,不像正式教師可以拒絕不做。「在類偏鄉區域,最困難的是處理老師間問題。」更別說代理教師寒暑假薪資雖從去年起計入,但之前年資全不算,若被分發教非本科的年資也不算。
最慘的是,代理教師即使在種種不平等條件下奉獻,仍可能被體制打倒。該代理教師說,近來就有其他在學校賣力教學十餘年也深受學生喜愛的偏鄉代理教師,由於有其他正式教師想進校卡位,請託學校開介聘缺,該代理教師就失去位子。可嘆這位代理教師即使明知快遭逼離,還是熱血陪學生就醫並安置在自己家,不敢告訴學生他快離開的真相。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