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甲攜手義大利名校 打造跨國設計創新平臺

義大利杜林理工大學、坎梅里諾大學、佛羅倫斯大學、杜林大學、米蘭理工大學及義大利辦事處代表 Marco Lombardi 等貴賓,與逢甲師生合影,見證臺義設計教育交流的新里程。(馮惠宜攝)

由臺中市建築文化教育基金會與逢甲大學共同主辦的「義起共創未來」活動,邀請5所義大利設計與建築學府杜林理工大學(POLITO)、米蘭理工大學(POLIMI)、坎梅里諾大學(UNICAM)、佛羅倫斯大學(UNIFI)與杜林大學(UNITO)教授和逢甲大學師生透過展覽、論壇和工作營三大主軸,推動臺義設計教育與建築文化的深度跨國對話。

對逢甲大學而言,這次合作別具意義。校方一次與4所頂尖名校簽署學術合作備忘錄(MOU),創下校史新紀錄。這項合作將涵蓋教職員交流、學生交換及雙聯學位等多元面向,直接支持校長王葳的願景:讓全校25%的學生都能擁有國際參與經驗。對渴望拓展全球視野的臺灣學子來說,這是一張直通國際頂尖設計殿堂的「黃金通行證」。

義大利杜林理工大學、坎梅里諾大學、佛羅倫斯大學、杜林大學與米蘭理工大學等12位教授、義大利辦事處代表 Marco Lombardi與逢甲大學師長於活動後合影。(馮惠宜攝)

設計的力量不只在美學,更在於迴應社會與環境挑戰。展覽以「設計共創永續生活」爲主題,呈現義大利設計精神與臺灣建築的在地實踐;國際論壇則將焦點放在「設計的能量:攜手打造永續、健康和共享的未來」,5位義大利教授分享永續設計、資源再利用與人本空間的實踐經驗。

基金會執行長高敬賢與逢甲大學副校長黎淑婷也從教育、產業和社會永續三面向探討,如何用設計推動更健康、更共享的生活型態。這場論壇爲新世代設計師提供了激發創意與社會責任感的關鍵平臺。

高潮出現在11月22日的「POLI.design × 逢甲大學工作營」。近50位學生與業界設計師組成跨背景團隊,在米蘭理工大學教授的指導下,展開「跨文化生活樞紐(Living Hub)」設計實驗。他們以日常生活爲出發點,重新詮釋義大利設計精神,巧妙融入臺灣在地文化,最終創造出融合「生活×共享×永續」的空間構想,呈現爲充滿想像力的「生活樞紐:跳脫框架的畫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