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家書寄深情
來源:法治日報
□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 本報記者 韓瀟
□ 本報通訊員 朱宇航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的重要時刻,我們不僅要銘記國家與民族的偉大勝利,也要緬懷一個個普通國民在抗戰中的堅守與奉獻。從紛繁的抗戰史料中發掘的一批家書,就爲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從個體經歷出發重溫抗戰偉大斗爭的視角。
這批家書出自浙江紹興籍士兵鍾定勝之手,寫於1939年前後,現存於上海市檔案館。家書主人公鍾定勝時爲(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十預備師三十八團通信排的一名通信兵,隨部隊輾轉江西、浙江、安徽等地,在艱苦的行軍和緊張的作戰間隙,寫下十餘封信寄往家鄉,向家人報平安、寄真情。這些家書記錄了一名普通士兵在民族危亡之際的民族擔當與家國情感,也爲我們理解全民抗戰提供了來自個體視角的寶貴材料。
衝鋒陷陣 家人勿爲我憂
作爲通信兵,鍾定勝雖不在戰鬥一線,但他也擔負着架設戰地線路、保障戰地通訊的重大職責。在信中他向家人寫道,部隊每日長途行軍後,其他官兵可以休息,而他則必須徹夜鋪設通信線路,清晨天未亮即起拆除,“真是苦極了”。但他又隨即補充道,自己有別於其他以刀槍與日軍直接對壘的兵種,處境“妥安”,讓母親切勿擔憂。
他曾在信中提到一次長達14天的行軍。從安徽出發,途中經過浙江金華,再到江西臨川縣李家渡駐紮數日,即奉令前往南昌附近的進賢前線參戰。此役中,他“抱定殺敵決心,拼着犧牲的熱血與鬼子拼命,只有前進沒有後退”。經數小時激戰,我軍擊斃百餘人,佔領了陣地,打得日軍狼狽而逃。寥寥數語,勾勒出我抗戰官兵的戰鬥意志與抗敵決心。
細讀下來,鍾定勝的信中戰鬥從未遠離,緊張從未中斷,但他卻在不停安撫家人心緒,爲家人傳遞抗戰必勝的信念。
身處行伍 不卸家庭重擔
在漫長的戰爭歲月中,家國之情始終交織不分。1939年春,鍾定勝在信中寫道:“又到清明佳節,兒心中又想家中一切的事——掘筍、養蠶、種田、採茶……本應小兒親自回家祭祖,無奈爲國抗敵,不能請假歸鄉,千萬請大人顧諒一二。”家人的農事勞作與祭祖儀式,乃至生活中的點滴都縈繞在他心頭。這種對家人與故鄉的情感鏈接,不因時局動盪而中斷,反而在爲國抗敵的鬥爭中愈顯深刻。
儘管軍中生活條件艱苦,鍾定勝仍設法省出軍餉寄回家中。有時是銀洋十元,有時是衣物一包,抑或自己的服役證明,交代母親妥善保管,以便必要時向地方申請幫濟。自己不能在家分擔辛勞,鍾定勝便提醒弟弟妹妹要勤儉過日、早起務農,請求兄嫂多多照應家庭事務。他並未因參軍遠離家庭責任,反而在信中頻頻表現對家庭事務的關心。他對親人的那份體貼與牽掛,穿越戰火,流淌在紙筆間。
面對糾紛 依法申訴維權
家書中,還提及鍾定勝爲家人出謀劃策以解決地方上的經濟糾紛。得知家中耕地被侵佔,他曾希望由師部發函至地方政府交涉,雖因“無憑無據”未能成功,他仍請營指導員具書一封給當地保長,請求協助。他更給家人隨信寄去一份《出征抗敵軍人家屬條例》,向他們指明,若在地方受到欺凌或陷入經濟困境,可依據該條例向保甲組織或優待會提出申訴,甚至還能依法在戰爭期間暫緩償還債務。
鍾定勝在日常生活的安排中,貫徹了他對制度與法律的理解。他並未幻想特權,也未訴諸強力,而是在制度和法律允許的優待範圍之內,積極謀求地方保甲組織的保護,並向家人宣傳貫徹抗戰軍屬優待政策,以維護家庭利益。這體現了戰時中國普通士兵對國家意志與制度正義最樸素也是最堅定的信任。
戰局險惡 不失信念希望
儘管戰事殘酷、環境險惡,鍾定勝在家書中始終流露出對未來的信心。他在戰鬥間隙仍積極尋求個人發展,在通信排服役期間,主動申請調入幹部教導隊接受訓練。他在給家人的信中寫道:“若運氣好,將來升官也未爲難。”他並非指望在軍中升官發財,而是樸素地表達對個人前途與國家未來所抱有的堅定信心,希望以學習和訓練提升自身的能力,既反哺家庭,也爲國家多盡一分力。
他的信念不是空泛口號,而是體現在其面對現實困難時的勉勵堅持。他提到自己“每月伙食不夠支用”“鞋子買不起”,甚至希望家人能寄來舊鞋。但他仍然一邊在訓練中努力上進,“受訓十分用心以備將來爲國之抗戰英雄”,一邊繼續節省微薄的薪俸寄回以支持家用。正是這種立足當下、面向未來的態度,使我們在家書中看到民族危亡之際的希望之光。
他還在信中寫道:“敵人雖已如此獸行,實在已無力量來侵犯我們民族,我們不就可以將日本收服。”可見其在局勢最爲危急的1939年,仍未動搖勝利的信念。他相信國難終將過去,人民終將勝利,自己也將在苦難之後,迎來能夠親手建設和平生活的那一天。
■ 記者手記
鍾定勝的信件字句樸實,筆跡粗糙,卻承載着動人的情感與信念。他不曾高喊口號,也未提及受到表彰嘉獎,但始終保持着對勝利的信心,忠實履行着自己作爲戰士、作爲兒子和作爲國民之一員的責任,爲救亡而戰鬥。在紀念抗戰勝利80週年的今天,重讀這批家書,不只是緬懷一位士兵的忠誠與擔當,更是向千千萬萬個普通人的堅韌與信仰致敬。他們用筆墨維繫親情,用行動守護家國,是抗戰勝利偉大圖景中最生動鮮活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