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颱風不排除「登陸」 3因素影響風雨區域和程度 關注東北季風共伴
鳳凰臺風下週初期威脅臺灣,留意距臺遠近和是否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今年第26號颱風鳳凰今天凌晨2時生成,中央氣象署臉書粉專「報天氣-中央氣象署」表示,預計下週一前後會接近巴士海峽至臺灣附近海面。颱風外圍環流和東北季風兩者影響下的降雨,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要看到時候颱風位置強度、外圍環流影響程度而定,留意後續的路徑預報。
颱風動態,氣象署說,目前資料顯示,颱風週日之前會穩定往西北西朝呂宋島方向移動,但是到了下週一後,環境開始變得複雜,使得颱風有逐漸北轉的趨勢。
但是預測資料對北轉的位置及後續路徑預測仍然有不確定性,氣象署表示,從臺灣東側近海北上、從臺灣海峽北上甚至登陸通過臺灣、或走更西邊一些再北上,都在可能的範圍內,不過在北轉之後的海氣環境會較不利颱風發展,因此預期颱風北上後強度將會有減弱的趨勢。
氣象署表示,而不同的路徑、屆時距臺的遠近、以及到時候颱風本身的強度,這些不同情境帶來的風雨影響「區域」和「程度」,都會有些不同 ,未來幾天都須持續觀察。整體而言,颱風接近並影響臺灣的機率相當高,一定要密切注意。
天氣趨勢,氣象署表示,依目前資料評估,因爲鳳凰臺風結構大,預估週六起,基隆北海岸、東半部(蘭嶼綠島)及恆春半島沿海須注意長浪,週末期間沿海活動就需多注意安全。週日晚至下週一東北季風增強,北部及東北部氣溫下降;迎風面的北部、東半部水氣增加,降雨機率增,其中北北基宜開始出現較明顯雨勢。
氣象署表示,下週二、下週三受到鳳凰臺風或它的外圍環流影響,大臺北、東半部地區、南部地區降雨機率高,要留意局部豪大雨,北部地區及中部地區也有局部短暫雨。雨勢大小、影響時間和區域,都還需視颱風的位置及強度而定。週日開始沿海鄉鎮、離島風浪會明顯增強,也要注意強風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