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電進度延宕 3月可望解決
除此,經濟部力促北部水下基礎一哥世紀風電,出面整合南部洲巨風電及興達海基的水下基礎供應鏈,讓興達海基的技術、設備、人員能成爲國內風場水下基礎供應鏈的一環,加大國產化競爭能量,以免浪費興達海基打造的硬體建設及擁有技術含金量的技術人才。至於如何整合,尚待協調。
據悉,經濟部長郭智輝針對延宕甚久案場擬採取大刀闊斧態度,研議收回重新開標可行性,要求能源署緊盯離岸風場開發進度,依行政契約簽約各個檢核點,切實檢視。知情人士說,開發商都有簽署行政契約,要收回案場必須依合約行事。
2月底退休在即的經濟部次長連錦漳,爲使綠電推動順利,從過年前即積極建立行政協助機制平臺,不只鎖定離岸風電,連受弊案影響的光電也納入協助平臺,此機制不只跨部會,同時跨中央和地方,逐案針對個案遭遇困難加速解決,需法規鬆綁或解釋者,在平臺上公開透明決策。
離岸風電將從二階潛力場址風場開始,二階風場尚未完工併網還有640MW雲林允能風場、臺電二期294.5MW,沃旭920MW大彰化西南第二階段及西北離岸風場,2025年可望陸續完工,高達1GW的海龍風場須2026年才能全數完工併網,剩下少數一家風場未融資到位,經濟部期盼二階風場在2026年全數併網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