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勝率高嗎?鄉民一面倒嘲諷:輸的都裝沒說過

分析師對股市預測不一定準確。臺股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分析師的勝率真的高嗎?」有網友在PTT提問,並指出自己長期收看不同財經節目,發現不少分析師在發言時常避重就輕,對漲跌態度曖昧,事後又只回顧自己說對的部分,讓人懷疑是否只是話術操作,引發網友廣泛共鳴,留言區瞬間變成對分析師的信任投票與嘲諷大會。

原PO表示,近期聽到許多分析師針對外資空單與匯市變化大談「三部曲」可能引發大跌,但當臺股反而逆勢大漲時,又紛紛轉口風宣稱「大獲全勝」,讓他質疑分析師的專業性與預測準確度是否真的高於普通投資人。

該文吸引大量網友熱烈討論,多數人對分析師信任度極低,直言「還不如丟銅板」、「勝率比猴子射飛鏢還低」、「說對的每天重播,說錯的當沒發生」。也有網友指出部分分析師的收入主力根本不在操作績效,而是來自收會員費與節目流量,「只要會說故事就能賺錢,勝率不重要」。

有趣的是,「哲哲」、「老蘇」等知名分析師頻繁被點名,許多留言調侃「相信哲哲,財富對摺」、「連臺風假都預測錯還想預測股市」,更有人貼出其公開推薦的績效圖表,酸度破錶。也有反向思維的網友分享「對做分析師勝率高達8成,笑到財富自由」,甚至有人建議「與其看他們,不如定期定額買0050」。

少數網友嘗試持平看待,指出若以技術面分析配合停損機制,分析師的建議仍有參考價值,關鍵是「投資人自己要能判斷」,不能盲目跟單或全信其言。還有人指出部分長期公開操作的分析師相對誠實,建議多觀察其買進與賣出紀錄,並評估時間軸是否一致。

整體而言,鄉民對分析師普遍不信任,認爲多數是「馬後炮型專家」,甚至形容「比不上股板閒聊文」。面對資訊爆炸的投資環境,網友一致呼籲:「別當韭菜,看節目當娛樂就好。」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