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骨折一黏就好 浙大研發「骨膠水」 黏力拉力400斤
浙大邵逸夫醫院研發出全球首款「骨膠水」,實現一針治癒骨折,爲骨科領域帶來顛覆性革新。(取材自潮新聞、湖南日報)
人體粉碎的骨頭能用膠水黏好?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下稱浙大邵逸夫醫院)研發全球首款「骨膠水」,可用於大小骨折碎片的黏合固定,未來有望替代傳統金屬內固定物的使用,實現一針治癒骨折,爲骨科領域帶來顛覆性的治療革新。
潮新聞報導,浙大邵逸夫醫院骨科團隊在攻克多項難題後,成功研發出能在人體血液環境中實現即時強效黏合的骨膠水材料「骨02」碎骨黏。最初幾年,研究一度陷入停滯。轉機出現在浙大邵逸夫醫院副主任醫師林賢豐回家鄉溫州探親時,無意間看到跨海大橋底部密密麻麻附着一層牡蠣,歷經風浪衝刷,仍與混凝土牢固結合,瞬間給了他靈感,既然牡蠣能在海水中黏得牢固,能否也在人體創造類似的可能性?
隨後團隊歷經50多種配方迭代、數百次測試優化,最終攻克多項關鍵難題,研發出這款「骨膠水」。
據報導,「骨膠水」由白色的粉劑和反應液組成,使用前,將兩部分融合,幾秒內會變成乳白色的膠水狀,醫生拿出試驗用的豬骨頭,塗抹斷面,等候3至5分鐘後,斷裂的骨頭已經被緊實地黏住、復元,即使用錘子敲打,也紋絲不動。
這一創新成果被賦予了一個有趣的名字「骨02」,靈感源於家喻戶曉的502膠水,寓意對其在骨科領域實現同等強效黏合與廣泛應用的期許。
林賢豐說,實驗證實,「骨02」最大黏合拉力可達400多斤,抗壓強度和人體骨質配合,具有替代金屬內固定物的強大潛力,同時可降低金屬異物反應和感染風險,大幅提升手術效率、減少術中創傷,實現真正的骨科手術微創化。
今年1月起,浙大邵逸夫醫院聯合浙大二院、上海六院等國內多家權威醫療機構,成功完成全球首個針對粉碎性骨折黏合治療的多中心隨機對照臨牀研究入組;其中一名年輕工人腕部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傳統治療需大切口植入鋼板螺釘,不僅創傷大、存在肌腱黏連或神經損傷風險,且術後一年需二次手術取出鋼釘。使用「骨02」,團隊僅通過一個2至3公分的微創切口,一針注入「膠水」材料,短短3分鐘即完成粉碎骨塊的精準黏合與固定。術後3個月患者癒合良好,腕關節功能完全恢復。
浙大邵逸夫醫院研發出全球首款「骨膠水」,實現一針治癒骨折,爲骨科領域帶來顛覆性革新。(取材自湖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