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發入學放榜!家長疑惑分科戰士「有賺到嗎」 網點頭:根本劉姥姥進大觀園

一位家長在社羣發文,詢問今年報考分科測驗的考生,錄取結果出爐後,是否有「賺到」的感覺。分發入學放榜示意圖。圖/AI生成

114年分發入學在13日放榜,隨着正式錄取名單出爐,不少家長和考生開始回顧這段歷程,有人喜出望外、有人略感遺憾,可以說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一位家長因此在社羣發文,詢問今年報考分科測驗的考生,錄取結果出爐後,是否有「賺到」的感覺,該貼文也引來許多網友分享自身經驗。

一位家長在臉書社團「115學測及分科考生家長交流討論」發文,想了解分科考生在正式公佈錄取學校後,是否有「賺到」的感覺。原PO表示,「這幾年有考分科的孩子,都說考分科後錄取的學校比學測還好」,但她自家孩子卻「無感」,因此想詢問今年的「分科戰士」實際體驗如何。

貼文一出,網友們熱心分享經驗,不少家長和考生表示分科測驗讓孩子錄取理想學校,甚至比學測表現更好:「好很多,從地名到成大」、「差超多,整個劉姥姥進大觀園,可以填的科系一大堆」、「從落榜到上中字輩」、「我家學測差一點點,分科上得妥妥的!但放榜前還是很緊張」、「有,好太多了。從摸不到醫科的邊,到上了醫科」、「我們文組,雖然沒上心中的第一志願,但也很滿意了,上了個申也摸不到的中字輩學校」、「我女兒也是說,如果再一次她還是會選擇考分科」。

另一部分家長則討論分科與學測錄取結果落差的原因,包括科系差異、名額限制以及偏科優勢:「聽說,文組通常會比學測好,理組則會比較差」、「有比較好!因爲分科對偏科的學生優勢較多。我家小孩是理組,從個申只能上私立,到分科已上中字輩」、「只對中後段到後段有差,中上的有機會,但差距不大,主要拼醫牙的就知道有多累」、「前段科系沒有紅利,因爲分科招生名額越來越少,都挪到個申去了」、「自然組分科要念的難太多,很多人成績出來不到學測水準,名額少、高手又多,二三類高分羣超級難」。也有家長指出,許多成績優異的高三生選擇走分發入學這個管道,或許是對製作學習歷程檔案和麪試較沒把握,所以才選擇報考分科測驗,「魚與熊掌能兼得的孩子還是少」。

更有家長提醒,由於分科測驗並沒有重考國文和英文,且部分學校採計科目不同,對錄取結果仍有影響:「沒有一定,幾家歡樂幾家愁」、「我兒英文沒考好,分科考比較好但大部份學校都採計英文,所以今天放榜很可惜離目前校系1分之差」、「我家沒有」、「沒賺到!數甲物理化學還沒學測高」、「好像差不多耶,但好處是不用準備個申資料、繳費跑校面試、學系有100個可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