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不清是感冒還新冠?醫師:流感已結束 有「這些」症狀要警覺

▲現階段新冠症狀與流感、感冒變得相似。(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文/康健雜誌、梅緣緣

新冠疫情持續升溫,上週因新冠就診的急診與門診人次突破1.9萬,與上週9,798人次相比,多了將近1倍。新冠病毒傳染力強,如何辨別是感冒,還是感染新冠,變異株有變強嗎?

新冠疫情確診人數持續增。根據疾管署統計,5月11日~17日因新冠肺炎至門診或急診者呈上升趨勢,達到19,097人次。新增的重症及死亡人數,也從上週的34例重症、6人死亡,上升至93人重症、4人死亡。

雖然幾周前的流行病學預測,已經可以確認感染新冠的患者會持續增加,但實際面對愈來愈多人確診,還是難免引發民衆擔憂。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目前流行主要病毒株,本土仍以XEC、XDV爲主,國外則以LP.8.1爲大宗,至於持續上升的NB.1.8.1病毒株則在持續觀察中,雖然感染力更強,但嚴重度並未明顯增加。

即便如此,新冠病毒感染後重症及死亡率仍比流感高出12~18倍,現在確診母數變大,有施打疫苗,高齡和有共病者等高危險族羣,仍較容易有重症及死亡風險。

疾管署預估,國內疫情將在6月中下旬達到高峰,預測最高單週新冠就診人次將達5.5~6.5萬。對此黃高彬指出,現在流行的變異株與過往的差異,主要可從「傳染力」、「免疫逃脫力」及「全球暖化」3個面向討論。

由於XEC及XDV等變異株身上的棘蛋白,已經有6個位點的突變,現在流行的變異株傳染力變強。與過往新冠病毒須仰賴ACE2受體「開門」,才能感染人不同,現在變異株不一定要靠ACE2,也能讓人中標。另因變異株的免疫逃脫力也變得更強,代表病毒更容易可以用逃或躲的方式,避開人體免疫系統的辨識與攻擊,增加成功感染的機率。

過往新冠疫情多發生在冬季,但現在病毒則變得比較偏向在夏天「發威」。黃高彬說,病毒變異株種類改變,外加全球暖化等因素,也讓今年的疫情在5月已出現明顯上升。這比原本預期6~9月疫情變嚴峻的預測還要再早了1個月左右,評估與全球暖化氣溫上升有關。不過,他也強調,雖然現階段準備迎來一波明顯的新冠疫情,但就過去流行病學研究,冠狀病毒的主要流行期,還是以冬季居多。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確診新冠的患者症狀與流感、感冒變得更相似,包括喉嚨痛、疲倦、腸胃道不適,甚至是發燒與肌肉痠痛。黃高彬點出,新冠肺炎現階段在臨牀上確實變得愈來愈難與區分,但上一波流感季已經結束,現在若出現發燒、咳嗽、肌肉痠痛、倦怠、流鼻水、喉嚨痛等流感症狀,則可高度懷疑感染新冠病毒。

爲避免感染新冠後演變成重症甚至導致死亡,黃高彬建議除平時出入人多場所應配戴口罩、勤洗手外,年齡爲「50歲以上」且「經濟許可」的民衆,若意外染疫,可向醫師諮詢自費服用倍拉維等抗病毒藥物,降低併發重症與死亡風險。

現階段國內仍有316.9萬劑新冠JN.1疫苗,可供滿6個月以上者接種。另外,瑞德西韋、倍拉維及莫納皮拉韋等抗病毒藥物,全臺也分別還有20.7萬劑、46.9萬人份及1.1萬人份。

延伸閱讀:

小滿養生可吃3食物 按摩勞宮穴

不論年齡都可參與!用「法式滾球」下一場棋

三峽車禍掀高齡駕駛爭議!交通部推新制,擬將換照門檻下修至70歲

「10個看病,4個確診」新冠又升溫?醫:小心3症狀

新冠肺炎症狀 和感冒怎麼區分?11大新冠肺炎症狀一次看,潛伏期也不同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