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敲警鐘!桃園公職獸醫師僅9人、六都最少 民代憂防疫破口

臺中爆發全臺首例非洲豬瘟疫情,凸顯獸醫師人力荒。桃園市動保處坦言,全市公職獸醫師數量六都最低,市府會爭取增加編制人數,也盼中央改善待遇。圖/桃園市動保處提供

臺中爆發全臺首例非洲豬瘟疫情,凸顯獸醫師人力荒。桃園議員今指,目前一名獸醫師平均需照顧34萬頭動物,人力嚴重不足,建議增設公費獸醫師並畫分責任區,確保及時處理疫情。動保處坦言,桃園市公職獸醫師數量六都最低、工作負荷大,市府會爭取增加編制人數,也盼中央改善待遇。

議員楊朝偉表示,臺中市政府處理豬瘟過程中發現,多數畜牧場雖依法須與獸醫師簽約,但特約獸醫師在經濟動物生病時都未實際到場檢視,若桃園出現大量經濟動物死亡,畜牧業者會立刻請獸醫到場檢查嗎?獸醫有時間立刻前往嗎?

楊朝偉說,全臺一位獸醫師或獸醫佐平均需要照顧33.7萬頭經濟動物,在特約獸醫師無法立刻處理畜牧場動物疾病的情況下,機制形同虛設;此外,動保處裡的公職獸醫師多被指派做動保,經濟動物多與防疫相關,但每種動物往往都只有1至2人負責,建議桃園應參考屏東縣政府編制,讓動保及防疫單位相互獨立。

動保處長王得吉表示,負責牧場第一線診療和健康管理工作的「民間特約獸醫師」,桃園應無數量不足問題,不過負責採樣檢疫的「公職獸醫師」,桃園市員額編制28人,其中僅9人專責防疫工作,人數是六都最少。

王得吉表示,臺北市雖然獸醫編制只有15人,但幾乎沒有經濟動物防疫業務,桃園市則需同時處理防疫與動保,「防疫工作若不出事則已,一旦出事就是大事。」

王得吉坦言,人力增補與待遇改善是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尤其動保處科長職等僅7等,相較其他局處的科長多爲8至9等偏低,不利於吸引高階人才;中央今年雖開始實施不開業獎金制度,公職獸醫師每月可多領2至3萬元,但長期成效仍需觀察。

動保處表示,整年業務工作計劃經費約爲1.6億元,防疫業務佔比約爲14.49%,未來將視情況滾動調整經費需求,並爭取編制增加獸醫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