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防疫反應慢半拍?業者質疑地方監管疏漏

非洲豬瘟疫情近期引發討論。記者劉學聖/攝影

臺中養豬場疑似爆發非洲豬瘟疫情,目前農業部仍進行疫調,外界質疑是否與廚餘養豬有關,呼籲應全面禁止廚餘養豬。中華民國養豬協會副理事長林承德說,臺中市廚餘養豬戶爲少數,卻爆出疑似非洲豬瘟案例,質疑地方政府是否落實嚴格監控、行政管理是否可能產生漏洞。

林承德表示,現行全臺廚餘養黑豬大縣以桃園市、新北市爲主,桃園、新北大概有400、500個養豬場,每天將廚餘高溫蒸煮後,就會上傳雲端回報地方縣市環保局。桃園跟新北的管控都相當的好,沒有出現這個問題,就是因爲有做到落實。

對照只有約30、40個養豬場的臺中則爆發疑似病例,林承德質疑,不知道農業局、環保局他們有沒有落實監控。他認爲,臺中市政府相關單位,以及臺中廚餘養豬協會,都應對於是否執行監管具體說明。農業局跟環保局要查覈所有養豬場,若沒有落實,就是漏洞跑出來。

至於從發現豬隻因不明原因死亡到正式採樣,臺中市府延遲十天之久,林承德則說,以他自己的養豬場爲例,透明化是最重要的工作,「如果一天死的量過多,動保處會懷疑你到底是不是有問題,就要趕快採檢」,若有非洲豬瘟或其他疫病問題,才能搶在黃金時間檢驗出來。

對於臺中市府的行政怠慢,林承德無奈表示,不知道他們爲什麼會拖那麼久。桃園很重視當地業者養的黑豬肉,原本已經納入學校營養午餐菜單中,結果現在卻一夕破功,感到非常遺憾。

外界質疑爲什麼要使用廚餘養豬?林承德直言,主要有三點。第一,品質問題:廚餘相較一般飼料,油脂比較高,用來餵養臺灣本土黑豬可以養出較好品質,「豬生長起來會漂漂亮亮的」。

第二,成本問題:現行臺灣雖有研發出飼料配方,但餵養時間會拉長,導致成本變高、利潤減少。第三:廚餘處理問題。現行臺灣廚餘去化最大宗是用於餵豬,換句話說,養豬戶很大程度協助處理了廚餘穩定去化工作。

現因爆出疑似非洲豬瘟案例,中央下令全面暫時禁止廚餘餵豬,林承德表示,相關規定全臺養豬戶都會配合,但也呼籲中央、地方政府設想後續配套措施,減輕廚餘去化壓力。以這兩天爲例,已經出現養豬戶因不能使用廚餘養豬,要將廚餘載運至焚化爐焚燒,但焚化廠也無法處理等情況。

林承德建議,未來政府可以考慮建置一套中央高溫蒸煮系統,由中央統一處理,業者再以使用者付費方式向中央購買,給這些養豬戶來收、統一管控,這樣纔有辦法落實高溫蒸煮,同時也希望不要因爲個案而禁止廚餘養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