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家庭模式正被西方“扁平化”

英國《衛報》7月9日文章,原題:多元化、社羣性:非洲家庭的真實歷史正在被抹黑 我成長於肯尼亞海岸的一個大家庭,家裡有姑姑阿姨、爺爺奶奶等很多親人。我非常清楚一件事——養育孩子是一項社羣工作,需要多人協力完成。如果孩子做錯了事,任何人都可以管教:鄰居嚴苛的目光可以讓你挺直腰板;只要長輩願意,表親就像親兄弟姐妹一樣。孩子屬於社羣中的每一個人,而不是隻屬於特定的某個人。

就像我的家鄉一樣,非洲家庭一直以來都是多元化的,它建立在不斷延伸的血緣關係體系之上,有着共同的養育方式,可以依據周圍環境和家族需求靈活調整。一對夫婦撫育子女的“核心家庭”理念並不是非洲的本土產物,但它在最近內羅畢等地舉行的多場有關家庭價值觀念的會議上得到推廣。這種理念是通過殖民主義、傳教士的影響和資本主義重組等因素引入、強化甚至理想化的。

最近,我親眼看見了世界試圖將非洲的價值觀和多元化家庭一起壓縮,試圖將我們浩瀚的生活方式扁平化,打上“功能性”“破碎化”等標籤。這是一個危險敘事,裹挾着道德和傳統的外衣,而背後是西方政治因素。這種敘事圍繞着單一的家庭模式展開:一個男人,一個女人,一張結婚證以及兩個隨父姓的孩子。

但這種千篇一律的家庭模式與我們的傳統相悖。我有很多媽媽、很多爸爸、很多叔叔舅舅和很多姑姑阿姨,孩子們也有好多個家。我們由姑姑阿姨、爺爺奶奶和年長的表兄弟姐妹撫養長大,生活在長輩親戚共同撫育孩子的家庭中。

我們曾是表親,後來成爲兄弟;我們曾是姑侄,後來成爲姐妹;我們曾是鄰居,但當一家的孩子犯了錯,另一家會視如己出地管教。我記得,我以前很淘氣,穿着短裙爬樹,鄰居阿莎媽媽會懲罰我。阿莎媽媽的干預並沒有被我的家人視作“多管閒事”,而是被視爲“正確的保護和引導”。

家庭價值觀會議的與會者主要是白人,他們審視着非洲家庭。非洲人開始發聲,並大聲譴責歐洲中心主義意識形態正在抹黑非洲家庭形象。“核心家庭”理念是不符合非洲精神的,我們的成長故事充滿了共同撫養孩子的女性、在祖母照料下長大的男孩、充滿歡聲笑語的大家庭,以及一個足夠廣闊、能對任何失意成員伸出援助之手的溫暖社羣。這纔是真正的非洲家庭。(作者萬布伊·埃絲特·基馬尼,白鷺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