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篩檢滿3週年...逾八成受檢者糾出早期肺癌 家族史是重要風險因子

衛福部111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肺癌若能在0期或1期及早發現,五年存活率可高達9成以上。記者廖靜清/攝影

癌症連續43年爲國人死因第一名,肺癌更蟬聯21年頭號殺手,國內每5個癌逝的病人,就有1人是肺癌奪命。肺癌的發生率、死亡率居高不下,衛福部自111年7月1日起,針對高風險族羣提供2年1次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並於114年1月1日起擴大辦理,提供更多高風險族羣篩檢服務。

國健署統計,截至114年6月30日,有21萬7744人完成篩檢,其中2506名確診者中,就有2069人爲早期(0或1期)發現。而在所有確診者中,有1659人具肺癌家族史,746人有重度吸菸史,101人同時具肺癌家族史及重度吸菸史。

臺大教授楊泮池表示,肺癌患者中,不吸菸者佔很大比率,高達三分之一,且患者有年輕化趨勢。以全球發生率、盛行率來看,沒抽菸的罹癌人數持續上升,尤其在東亞地區,肺癌是女性癌症死因第一位。研究顯示,家族史是肺癌的重要風險因子之一,且有家族聚集現象,罹患肺癌的風險較一般人高。

楊泮池指出,肺癌早期幾乎沒有症狀,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有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除了針對吸菸者,LDCT可以篩出不吸菸的高風險族羣,所以納入公費篩檢,提前找出早期患者,避免晚期發現需要用到昂貴的藥物,且存活率也存在很大差異。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113年肺癌死亡人數1萬495人,居十大癌症死因第一位,標準化死亡率也是排名第一。全球女性肺癌標準化發生率在高社經發展國家皆呈上升趨勢,我國也是如此。抽菸與肺癌有密切關係,臺灣111年肺癌個案中,有吸菸者佔32.0%,其中男性肺癌61.4%有吸菸,女性肺癌僅6.1%吸菸。

另外,從參與肺癌篩檢人數來看,女性約9成具肺癌家族史,男性以重度吸菸者爲主。林莉茹指出,肺癌篩檢政策後,從111年7月1日截至114年6月30日,共21萬7744人接受篩檢,男性58.5%,女性41.5%。其中,52.7%具肺癌家族史,43.1%爲重度吸菸者,4.2%兩者兼具。

進一步針對受檢者進行風險因子與診斷期別交叉分析,具肺癌家族史者中,89.3%爲早期,晚期僅佔7.7%;重度吸菸者則有68.2%爲早期,晚期比率26.1%,雖高於具肺癌家族史者,但與實施篩檢前之110年全國肺癌期別分佈(早期僅35.3%,晚期達61.3%)相比,篩檢仍明顯提高早期診斷率,翻轉肺癌診斷期別。

國健署長吳昭軍呼籲,除了定期接受肺癌篩檢,亦要注重健康管理,包括主動戒菸、遠離空氣污染、保持均衡飲食及良好作息,以減少肺癌風險。若民衆有持續咳嗽未見改善、咳痰帶有血絲或咳血、呼吸急促或喘鳴、持續胸痛、聲音沙啞、骨關節疼痛、體重下降或食慾不振,小心是肺癌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