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輪胎疊6500座101大樓「永續輪胎」環境友善

「永續輪胎」爲減碳、降低污染的重要關鍵。(圖取自pexels)

國內每年平均產生的廢棄輪胎可以疊出約6,500 座臺北101,足見汽車產業在永續方面扮演的重要角色;其中,「永續輪胎」的出現正悄悄掀起一場綠色革命,成爲減碳、降低污染的關鍵。

根據環境部資料顯示,全臺近5年的平均廢輪胎產量已達將近15萬噸,相當於 1,670 萬顆輪胎。若將這些輪胎一顆顆堆疊起來,高度將約等於 6,500 座臺北 101大樓。數據除了凸顯廢輪胎的龐大數量,也揭示廢棄物若未妥善處理,將對環境造成難以忽視的壓力。

全臺近5年的平均廢輪胎產量已達將近15萬噸。(圖取自環境部官網)

而「永續輪胎」作爲環境友善的代表之一,強調在原料、生產、使用到回收的完整生命週期中,降低環境負擔;並採用可再生、可回收及無毒材料,透過乾淨製程減少污染,改善空氣品質,近一步提升社會健康效益。

「永續輪胎」製造通常遵守嚴格的環境認證和標準,例如ISO 14001等國際企業採用的環境管理系統(EMS)標準,確保合規性與透明度。此外,「永續輪胎」採用天然橡膠、回收材料,大幅降低對石化原料的依賴;且透過永續生產鏈,亦能夠減少廢棄物與有害氣體,助力全球減碳。

對消費者而言,選擇「永續輪胎」,不僅能降低碳排放與廢棄物,還能透過消費行爲向市場傳遞支持訊號,推動產業持續投入綠色創新,爲汽車產業開啓全新永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