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3天4軍機闖南沙遭共軍驅離 陸專家稱高估自己

菲律賓3天4軍機闖南沙遭共軍驅離陸專家稱高估自己。(澎湃新聞)

大陸《環球時報》22日報導,針對共軍南部戰區主動對外公佈,菲律賓3天出動4架軍機「非法闖入」南沙島礁附近空域的挑釁行動。大陸軍事專家指出,這表明菲國戰略上有嚴重誤判,戰術上高估了自己,低估了中方維護領土主權和海洋權利的意志決心和能力。

解放軍南部戰區21日消息,菲律賓20日有2架C-208型機、1架N-22型機,「非法闖入」南沙島礁附近空域。此前,菲1架C-208型機18日「非法闖入」黃巖島空域,多次擅自改變飛行高度,218秒降高920米,以不專業、危險方式,蓄意近距穿越共軍在空正常巡邏直升機高度層。

中國南海研究院區域國別研究所所長丁鐸表示,從中方公佈的事實可以看透菲國真實意圖:不惜採取如此極端、冒險的措施也要製造中國「威脅」「霸凌」的素材,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在國際輿論場上產生更強烈的「事件代入感」,企圖通過把自己打造成「地緣政治網紅」,把南海問題炒作成地區乃至國際熱點問題,在國際上騙取同情和支持。

丁鐸表示,「另一方面,菲也擔心渲染『中國威脅論』素材出現空檔,導致美國對其重視不夠、支持減少,菲作爲『棋子』顯露出越來越強的焦慮感。」然而,菲錯誤地認爲,既然空中挑釁發生不測事件風險大,特別是菲軍機、人員發生意外的風險大,這種情況下《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發揮的作用,或對中方產生的所謂威懾力更足,中方反制的顧慮會相應增多甚至是「投鼠忌器」。

針對3天4架菲律賓飛機非法闖入的挑釁行動,丁鐸分析,菲希望通過此舉對外表示,所謂《海洋區域法》並不是一紙公文,而是實質性的海空活動,以海空挑釁配合其立法侵權。

「更深層次的原因是,菲國內期中選舉日益臨近,(希望)以在南海挑事轉移國內民衆和菁英視線,以在南海問題上示強來贏得選民支持。」丁鐸稱,「菲律賓認爲空中侵權挑釁成本低、靈活度和機動性強,不用組織公務船和少數民船演戲,也不用給菲漁民出海補貼,以爲這種方式能壓縮中方在現地採取反制措施的準備時間和空間,這純屬菲國一廂情願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