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核家園將導致大停電? 醫師嘆:翁曉玲曲解供電的複雜性

▲家醫科醫師楊斯棓。(圖/翻攝自Facebook/楊斯棓)

實習記者石嘉豪/臺北報導

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日前於受訪時脫口,若大停電,會很有利藍委,讓大家知道非核政策是不行的。對此,家醫科醫師楊斯棓昨(23日)表示,缺電是各國政府皆面臨的挑戰,主要原因在於電力設備老化、受動物干擾、極端天氣等因素的影響,他強調,翁曉玲將停電與非核政策簡單劃上等號,曲解了供電問題的複雜性,大嘆「任何一個議題,只要翁曉玲滔滔不絕,一定存在誤判與漏看的重點」。

楊斯棓提到,翁曉玲近日接受網路節目訪問時表示,「髒電歸髒電,但電力支援肯定不夠,接下來的情況會很有利於藍委,大停電會讓大家知道非核政策是不行的」,這番話讓他不禁感嘆,翁曉玲的論述明顯簡化,且曲解了停電與缺電問題的複雜性。

楊斯棓指出,許多民衆聽到臺電說,「動物導致停電」,往往反射式地展開各種嘲諷技能,堅信停電原因只能歸類在缺電,事實上,世界各國都有不少「動物導致停電」的例子,只是各國有着不同的動物佔比。

楊斯棓點出,譬如,韓國媒體韓聯社就曾報導,「烏鴉正成爲南韓電力設施一大威脅」,此外,美國的松鼠、中國的鼠類與蛇類、德國的貂類、日本的蛇與蛞蝓、印度的猴子等,也都曾成爲各國停電的肇事者。

然而「缺電」是否爲全球共同的挑戰?楊斯棓表示,無論是已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極端天氣事件都是導致電力供應緊張,甚至停電的頭號殺手,美國頻繁遭遇暴風雨、颶風、熱浪和冰雪災害;日本飽受颱風、地震和豪雨困擾;韓國和中國則在高溫夏季與嚴寒冬季頻繁面臨電力吃緊。

楊斯棓直指,除了動物干擾、極端天氣,「設備老化」亦影響電力供應穩定性,諸如變壓器、電纜、開關等需長期使用之設備,必然面臨磨損與故障風險,這在美國和日本皆無法倖免。

楊斯棓說,各國應積極提升電網韌性、強化供需管理、優化能源結構,以更穩健地應對電力供應挑戰,解決缺電問題不僅需要技術進步,更需要各國政府在能源政策、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間取得平衡,而國際間的能源合作,也是重要途徑。

最後,楊斯棓強調,任何一個議題只要翁曉玲滔滔不絕,一定存在誤判與漏看的重點,翁曉玲這次的發言,將停電與非核政策簡單劃上等號,實屬錯解問題核心,也低估了全球電力供應問題的複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