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爾德:讓創意變得更民主化

Figma上市,對創辦人費爾德來說,不只是公司IPO,更是設計本身的IPO。圖/摘自官網

費爾德小檔案

今年美國最熱門的IPO應屬Figma!這家美國科技新創7月底以193億美元估值上市。然而掛牌首日股價更飆升250%,市值衝到560億美元以上。不過,對只有33歲的年輕創辦人暨CEO費爾德(Dylan Field)來說,這不只是公司IPO,更是設計本身的IPO。

費爾德在官網招股信中提到,隨着Figma上市,他們的承諾不變,就是消除想像與事實的差距。他說,多年來Figma打造一款產品設計與開發引擎,供全球團隊使用,其中設計始終是他們的核心,他說設計是Figma的溝通方式,代表你是誰、品牌代表什麼,以及如何與外界互動。

不同於矽谷一些張揚的創業天才,謙遜內斂的他,憑着一款以雲端爲基礎的設計工具,支援多人即時在線上協作,讓設計不再成孤島,而是多人的腦力激盪。

就費爾德而言,他的創業旅程可分爲四階段,分別是放棄學業、理念碰撞、市場考驗與和企業巨獸談判的跌宕故事。

2012年冬日某個晚上,當多數大學生還沉浸在新年倒數的狂熱中,布朗大學的費爾德卻趕在Thiel Fellowship申請截止前兩小時提交申請文件。他甚至刻意省略SAT成績,直言標準化測驗「容易被操弄,並無太大價值」。在申請中,他還寫下讓評審印象深刻的一句話:「巧克力令人作嘔。」

這句話意外讓他獲得PayPal創辦人Peter Thiel資助的10萬美元,條件是離開學校,去創業。

於是他帶着這筆錢與同在布朗大學擔任助教的天才工程師沃勒斯(Evan Wallace)共同搬到加州。他說一開始兩人的想法是開發無人機軟體,但在過程中卻轉向WebGL相關技術開發,進而誕生了Figma最初的原型。

初創時期費爾德因爲過度介入細節、產品定位不清,導致投資人對其商業潛力不抱任何希望,當時有名投資人直接告訴他:「你必須改變,否則團隊走不下去。」

然而一語驚醒夢中人,費爾德之後開始學會放手、信任團隊,也親自與用戶互動,常在社羣平臺上回復問題,甚至直接提供產品試用。2016年,Figma首度向大衆開放其設計工具,並導入多人即時協作編輯功能,成爲業界首創。

儘管隨着Figma市值大舉膨脹,帶動費爾德個人身價來到66億美元。然而他最看重的不是身價、也非排名,而是能否讓更多人蔘與創造、釋放創意潛能。他說「我們的使命是讓創意變得更加民主化,這還只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