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東「颱風窩」蠢蠢欲動!新臺風週四恐誕生 最接近臺灣時間曝

▲颱風窩蓄勢待發,菲東最快週四生成新臺風 。(圖/中央氣象署,下同)

記者閔文昱/綜合報導

臺灣周邊天氣轉趨不穩,氣象專家示警,位於菲律賓東方的季風槽近期持續活躍,被形容爲「颱風窩」的熱區,最快將在本週四(18日)前生成熱帶性低氣壓或颱風,並於週五、六(19、20日)最接近臺灣。目前雖預估該系統不會直接侵臺,但外圍環流將帶來明顯降雨,影響不容小覷。

天氣風險公司氣象分析師薛皓天指出,受低壓帶及西南風共同影響,今(週二)中南部地區已出現明顯降雨,嘉義甚至出現超過大雨等級的局部雨勢;週三起水氣略爲減少,西半部清晨至上午仍受西南風與海陸風環流影響,易有對流發展並擴散至內陸,中部雲量減少、天氣轉穩,南部則持續受低壓帶影響、仍有午後雷雨機會,東部則以多雲到晴爲主。

薛皓天提醒,週三起在菲東外海持續發展的熱帶擾動,最快可能於週四發展爲熱帶系統,進一步發展爲颱風的機率也相當高;進入週五,隨熱帶系統逐漸接近呂宋島北部,臺灣附近環境轉爲偏東風,迎風面的東半部地區將轉爲陰時多雲,並有局部降雨,其餘各地則午後易有雷陣雨發生;週五深夜至週六期間,熱帶系統通過巴士海峽,恆春半島與東半部將率先感受明顯風雨。

▲菲律賓東方的季風槽相當活躍。(圖/翻攝自Facebook/天氣風險 WeatherRisk)

本週末(19、20日),熱帶系統將移入南海,臺灣各地雲量偏多,爲陰時多雲有短暫雨,東南部及中南部受外圍環流影響,將出現更爲顯著的降雨。值得注意的是,週日(21日)起,菲律賓東方海域恐再度孕育另一波熱帶擾動,預計下週一發展爲熱帶性低氣壓,並在下週三(24日)經由巴士海峽北側往西北西方向移動,可能影響臺灣東部與西部,帶來更大範圍的降雨,不過目前該系統仍在初期發展階段,氣象模式仍存在差異,影響範圍有待觀察。

薛皓天提醒,7月下旬將進入熱帶系統密集生成期,且臺灣位處低壓槽內,本週至下週恐有兩波熱帶擾動接近,建議民衆密切留意氣象單位後續發佈。

▼未來天氣趨勢。(圖/氣象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