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彈AI到晶片 陸黑科技厚底氣
Deepseek的開源特性吸引全球開發者,下載量超過340萬次。(路透)
近年來,中國在關鍵科技領域的突破,不斷改寫全球競爭格局。從尖端軍事裝備到AI人工智慧、超級計算,中國研發的軟體與硬體實力已全面對標美國,部分領域更實現彎道超車。在面對美方的步步進逼時,中方也更加具備強硬回擊的底氣。
以軍事科技爲例,殲-35戰機重塑空中霸權格局。作爲中國第5代隱身艦載戰鬥機,殲-35的雷達反射截面積僅0.01平方公尺,是美軍F-35的1/50。航電系統採用氮化鎵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比F-35的AN/APG-81雷達提升30%。
反應在實戰上,中國武器裝備在近日的印巴衝突中展現碾壓級優勢。殲-10CE搭載霹靂-15飛彈,在200公里外擊落印度「飆風」戰機,打破歐洲「流星」飛彈的神話;梟龍Block III超低空突襲,發射HD-1超音速飛彈摧毀S-400防空系統。
在AI人工智慧方面,Deepseek大模型改寫行業規則,在性能與成本上實現雙重顛覆。該模型在醫學數據集測試中,診斷準確率超過95%,已在福州大學附屬醫院等機構落地應用,可自動生成規範化診療方案。其訓練成本僅600萬美元,是GPT-4的1/20,而推理速度提升40%,每token成本僅爲OpenAI模型的1/30。其開源特性更吸引全球開發者,下載量超過340萬次,用戶覆蓋美國、埃及等50餘國。
在算力革命上,華爲研發的新一代晶片,重構全球AI生態。升騰910C通過封裝技術,將算力提升至輝達H100的1.6倍。
中國科技突破的核心密碼,在於「自主創新」加上「生態構建」的雙輪驅動。中國正以「技術主權」爲支點,重構全球科技產業鏈,讓全球科技創新的中心正在發生悄然位移。正如華爲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所言,「美國的制裁讓我們提前5年啓動去美化供應鏈,這不是危機,而是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