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水庫售電費率疑遭「吃豆腐」 北市府每年少收2.7億元

翡翠水庫水力發電去年收入創新高、超過8.5億元,不過售電給臺電的合約費率被質疑過低,致使市庫每年少收2億元。(圖/臺北市翡管局)

翡翠水庫每天不僅供應大臺北600萬人的民生用水,更利用放水時刻發展水力發電,去年收入創新高、超過8.5億元,不過售電給臺電的合約費率被質疑過低,致使市庫每年少收2億元。民衆黨北市議員林珍羽指出,市長蔣萬安應向行政院會反映,重新和臺電議約。翡翠水庫管理局長林裕益表示,已透過立委協助「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法,目前付委審查中。

翡管局17日赴臺北市議會財政建設委員會報告,第二召集人林珍羽表示,中央一直再吃臺北市豆腐,監察院調查、審計部報告皆提及翡管局與臺電簽署的「水力發電售電契約售價」偏低,最新合約從2020年到2024年的售價都相當便宜,1度平均1.62元,以2022年發電2億2400多萬度計算,市庫至少減少2億7000多萬元收入。

第一召集人、國民黨北市議員詹爲元說,翡管局雖然將監察院調查結果跟臺電有公文往來,但臺電忽略費率低的問題,翡翠水庫不是中央所屬,但支援其他地方供水,環境整治也是全臺灣之冠,售電條件應與其他水力發電有差別。目前的「不平等條約」對北市民非常不公平,同時也減少市庫的收益。

林裕益表示,目前持續跟臺電高層接觸,已開過協調會溝通主張,但「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跟「電業法」偏重保護臺電,幾乎沒有可以議約的籌碼,現在先朝修法與議約兩方向努力。「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第3條將優惠的水力發電限制在2萬千瓦的「小水電」,翡翠水庫是7萬千瓦並不適用,盼修法將「小」拿掉,提高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