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C禁中國實驗室 檢測美電子品
FCC禁止被認爲對美國國安造成威脅的中國實驗室檢測美國電子設備。圖/美聯社
美國對中國發起科技戰攻勢
在科技戰中強力對中國出擊的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再有新動作,於美東時間22日全票表決通過,禁止被認爲對美國國安造成威脅的中國實驗室檢測美國電子設備,恐進一步加劇中美科技「脫鉤」風險。此舉引發中國強烈反彈,批評美方泛化國安概念。
中美關稅戰在雙邊高層破冰會談後,宣告休兵90天,但雙邊仍在科技、電子、AI、化工甚至地緣政治等領域頻頻較勁。FCC最新盯上在美國市場銷售的電子產品檢測,禁止被認爲威脅美國國安的中國實驗室檢測有關設備。
綜合外媒24日報導,現行規範指出,所有發射射頻訊號的電子設備在進入美國市場前,皆須通過FCC設備授權程序,由測試實驗室和電信認證機構的私人實體進行檢測,並分別證明商品符合美國FCC的各種規定,包括電腦、網路設備、智慧型手機、家用監視器和健身追蹤設備等。
據統計,目前約75%電子產品是在中國的實驗室檢測。過去數年內,相關實驗室累計測試數千臺電子設備,並供應給美國市場。FCC主席卡爾強調,這些實驗室等於進入美國電訊基礎設施的入口,不可靠且受外國敵對勢力控制的實驗室,可能會放行不安全的設備進入美國。
FCC整合美國國防部、商務部和FCC的封鎖名單,認定許多公認實驗室可能與中國國有企業、中國軍民融合機構的實體甚至國家實體存在聯繫,因而喪失認證資格。據估計,美當地111家實驗室將承接48億美元市場空缺。
報導指出,此事或將影響深遠。短期來看,中國通訊設備製造商如華爲、中興,禁令將阻斷其產品進入美國的合規通道;安控領域的海康威視、大華股份也遭遇市場準入障礙;消費電子供應鏈節奏被打亂,若美國進口商轉向尋求越南、墨西哥等地實驗室驗證,則成本將增加15~30%。從長期來看,禁令可能導致全球科技產業鏈的區域化分割。
中國駐美大使館23日迴應稱,反對美國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動用國家機器和長臂管轄權打壓中國企業,中方反對把貿易和科技問題變成政治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