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剛賣完業主就衆籌升級外立面,杭州樓市颳起“醫美風”
杭州樓市的“醫美風”越刮越大,很多改善型小區的業主開始加入其中。
近日,位於杭州市拱墅區運河新城的安樾杭璟府小區,業主自願衆籌將在建樓房的外立面由三面鋁板升級爲四面鋁板,完成了100%線上公證和線下籌款。
另據杭州本地房地產行業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1月初才結束搖號開盤的濱運錦繡裡,是杭州去年的紅盤之一,七次開盤、七次售罄,外立面配備了三面鋁板,以及下沉式庭院,是板塊內較爲優質的項目。
今年以來,該項目有業主在社交媒體喊話組建聊天羣“共商外立面升級大事”,目前此事已得到開發商的支持,並與業主代表開會進行了商討。
業主衆籌升級,開發商表示“全力配合”
“業主們,還有沒進業主羣的,私信進羣,共商外立面升級大事。”在社交媒體上搜索濱運錦繡裡,不時能看到業主們在互加好友入羣。
濱運錦繡裡是濱江集團在杭州拱墅區開發的樓盤,去年1月最後一次開盤入市,以中籤率11.27%的業績收官,項目七開七罄、1320套房源在107天清盤。
項目銷售均價3.9萬元/平方米,外立面配備銀灰色鋁板和香檳色鋁板等三面鋁板,公區規劃了下沉式會所和露天水池等功能區。
不過,房子纔剛售罄,業主們就成立起質量監督小組,與開發商工程處負責人和營銷代表召開溝通會,包含外立面升級和包陽臺等議題。
就外立面升級工作,開發商方面表示會全力配合,但前提是獲得業主內部的一致通過協議書,且系列工作越早開展越好,能有效降低成本。後續會盡快安排設計院給出北外立面升級報價,業主方面需要同步開展投票工作並統一意見。
對包陽臺事宜,從工程部角度無法變更設計,需要交房後與物業公司進行溝通。
據拱墅區另一處樓盤安樾杭璟府業主提供的信息,全體業主同意了外立面升級並已基本完成籌款,每戶業主大約分攤2萬~3萬元。
臨近京杭大運河的安樾杭璟府是一個6~8層的洋房小區,共149戶,去年5月兩次開盤便完成售罄,銷售均價約43960元/平方米。
外立面升級後示意圖顯示,安樾杭璟府北側外立面原本使用的是石材、鋁板、玻璃和金屬格柵等材質。升級之後,將由三面鋁板和幹掛石材升級爲四面鋁板和幹掛石材。另外,小區配電房、垃圾房的外立面也升級爲幹掛石材。後續,只需開發商對修改後的方案進行報批,相關部門審批後就進行施工。
越來越多小區衆籌升級
“業主衆籌升級小區外立面在杭州早已不是個例。”中指研究院華東大區常務副總經理高院生2月11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介紹,杭州業主出於自住需求,對於小區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說白了,除了提升居住品質,也是爲了房子未來在二手房交易時更有競爭力”。
杭州樓市的“醫美風”始於2023年。
據澎湃新聞報道,首個通過業主衆籌升級外立面的商品房小區新城國際花園,於2009年交付,共有9幢房屋,住宅建築面積10萬餘平方米。隨着房齡漸長,樓房外牆近年出現滲水、脫落等問題。出於安全性、美觀性、房產升值等考慮,2019年就有業主提出外立面改造的想法。2022年10月,業委會組織業主大會,就外立面改造方案進行表決,85.55%業主贊同,方案通過。2023年底,改造方案稍作調整後又進行一次表決,87%業主贊成。
改造方案顯示,小區業主按100元/平方米的標準出資,小區戶型從139平方米到285平方米。也就是說,每戶業主需根據自家房屋大小,出資1.39萬~2.85萬元。同時,小區房屋維修基金支出1000萬元用於改造,小區經營收入支出100萬元作爲備用資金。
與此同時,如江明月朗園、中海潮展雲起、融信傲世邸、中糧悅著雲軒、奧印潮觀府、翡翠嘉運府、沁百合、河頌映象府、杭樾潤府和杭曜置地中心等不少改善型小區的業主也積極參與衆籌,升級外立面。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認爲,新房業主提出升級小區的外立面,說明市場對於好房子的要求比較高,對於開發商的啓示是,既然業主有類似需求,後續就應該引起重視,在營銷和開發過程中儘量做到一步到位。
中國社科院大學研究生院特聘導師柏文喜向每經記者直言,外立面升級在杭州等城市被認爲可以提升房產的市場價值,尤其是在改善型小區中,但這對於部分業主來說,額外出資可能也是一筆經濟負擔。而且這種行爲可能會讓開發商在初始建設時減少投入,依賴業主後續衆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