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仲揭高雄「多筆賠售」原因 網諷:居住正義達成了
高雄市今年房價第1季出現多筆「賠售案例」,對此房仲指出其原因。高雄房市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根據實價資料查詢,高雄市今年房價第1季出現多筆「賠售案例」,對此,房仲指出因爲政經環境市場不穩定,加上購屋族面臨預售屋交屋,貸款卻受限貸令卡關或成數不足等問題,導致屋主寧可小賠出售其他房產,同時地面師詐騙案頻傳,民衆遭到詐騙只能用不動產抵押貸款,對此,有不少網友嘲諷地說「居住正義達成了」。
高雄市今年第1季出現數比賠售的案例,例如三民路一戶43年套房,屋主112年以總價335萬元入手,今年1月卻以總價280萬元賠售出場,初估帳面損失55萬元,對此,高雄市不動產仲介公會副理事長陳揚智表示,近期政經環境變化多,許多屋主會選擇「提早停損」,小賠出售。
陳揚智指出,近期很多購屋族面對預售屋交屋,貸款卻因限貸令卡關,爲了避免違約,只能小額賠售其他房產,彌補貸款缺口,並且近日地面師詐騙案頻傳,許多民衆被詐騙後,不得已抵押房地產,用低於市價行情脫手以償還貸款。對此,有網友在PTT貼出此則新聞,反諷地勸網友「別偷跑」,只要沒有真的賠售自然有奇蹟。
此文一出,不少網友諷刺「居住正義達成了」,也指出高雄房市的困境,「居住正義達成了」、「感覺高雄,連租人都不好租,中南部沒有自有房,真的很少」、「人口增加區很穩,人口減少區沒辦法」、「房地產要保值,只能靠近臺北市,離臺北市越近越好,臺中>高雄」。
也有網友指出「地面師」的危害,提醒自售就可能被詐騙,「自售就有機會遇到地面師」、「現在詐騙集團僞裝袋鼠很厲害的」、「地面詐騙師真的很糟糕」。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在官網介紹何謂地面師: